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认识 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认识 匀称之美,如何刻画? 如何在体育课堂中构建和谐教学
学科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2期 总第4639期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2期  下一期
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认识
来源:新沂市港头中学 作者:荣娥 发布日期:2013-06-18 14:21:10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天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探究性实验教学就属于创造性教学模式,它是现代教学理念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探究性实验教学着力于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以发挥,都成为自信、自强和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实验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运用实验手段,探究未知的现象,并在获得现象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探究性实验强调获得实验结果和亲身经历实验过程的统一,而且更加注重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知、动手能力,这也就决定了探究性实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自主性,突出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强调经历一种过程与方法,把动手动脑作为教育的基本形式。学生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需要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增强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2.学习的过程性:探究性实验注重的是过程性。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形成了知识的建构与运用、技能的形成与巩固、经验的丰富与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丰富和完善等也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不只是单纯地授予学生知识,这就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学习方式的合作性:每一个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同时,还注重与同学进行探讨、沟通等合作学习,学生在探讨、沟通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比较,从多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改正自己原本想法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程序为:①提出问题;②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与问题有关的推测;③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化学实验,通过分析、归纳、推理证实或否定自己的推测;④得出合理的结论和问题的答案。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例:
     1.提出问题
     教材在讲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主要强调用含碳酸根离子的碳酸钙和含氢离子的盐酸溶液来制取。在分析了原理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用碳酸钠能否代替碳酸钙?稀硫酸能否代替稀盐酸?
     2.猜想与假设
     学生思维活跃地提出多种猜想与假设,教师适当的对学生的思路加以引导。 
     假设一:碳酸钠也是含碳酸根的物质,它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假设二:稀硫酸中也含有氢离子,它也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3.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让学生们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出实验方案。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实验一: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速率适中。
     实验二: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瞬间完成。
     实验三: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一开始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反应很快停止。
     4.解释与结论
     由实验现象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假设一和假设二都是正确的,但实验二尽管能反应,可是反应的速率太快,不易控制。实验三中碳酸钙与稀硫酸能反应,但由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从而得出结论: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或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通过以上学生主体的活动程序,学生既能在探索得过程中获取科学的知识,又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探究性实验教学既能传授给学生知识,又能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单纯的获得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在能力、方法、态度、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这是我们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