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浅谈习作教学中的“自由表达” 润物细无声———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小学德育的策略
一线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2期 总第4639期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2期  下一期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来源: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作者:杨发宽 发布日期:2013-06-18 14:29:25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因此,在地理学习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笔者就教学过程中使用歌诀、谚语、顺口溜、诗词等方法作的总结。 
     一、歌诀、顺口溜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将其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
     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歌谣,来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讲内蒙古高原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又如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如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省、市、自治区等,教师可以其编成顺口溜:“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
     二、谚语 
     地理教学中恰当引用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如引用“一山不存二虎”谚语来讲解生态平衡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引用“不违农时”“抢季节”等谚语,使学生充分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
     民间流传的有关天气变化经验的歌谣或韵文,是人类在同大自然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天象方面比如说“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日晕、月晕都是卷云、卷层云的光学现象,是天气系统的前缘),“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季风区,夏季时暖湿气流来自东南方出现朝霞)等;物象方面比如说“缸穿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过道,燕子钻天,蛤蟆叫,预知未来雨要到”(缸穿裙是水缸上的水汽凝结物,反映空气湿度大。山戴帽是山顶上空有云生成。蚂蚁、蛇、燕子、蛤蟆作出的种种动作是对空气气压降低、湿度增大的反应)等。
     三、诗词
     巧借古诗教学。诗词歌赋,琅琅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 
     如描述黄河滚滚东去的气势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等;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湍湍急流,秀丽风光一览无余;讲气候垂直分布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成语 
     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使教学过程增辉添彩。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冷锋过境时,形容天气用“风雨交加”;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讲海陆间循环用“百川归海”。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五、谜语 
     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如“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宇宙);“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等。
     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些谜语,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后开始讲新课,效果不错。讲课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地理谜语,活跃课堂气氛。如“船出长江口”——上海;“空中码头”——连云港;“用圆规画圆”——太原;“大言不惭”——海口;“银河渡口”——天津等。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时间一长,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觉得学习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