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浅谈习作教学中的“自由表达” 润物细无声———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小学德育的策略
一线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2期 总第4639期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2期  下一期
润物细无声———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小学德育的策略
来源:新沂市黑埠中心小学 作者:周恒芹 发布日期:2013-06-18 14:31:40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年轻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更注重小学生道德品质与情感态度的培养。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与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挖掘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学生求知、成长的动力。结合信息技术课的学科特点,我的具体做法有:
     一、在“自学”中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好习惯
     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强调学生实践过程。“任务驱动法”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高效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学生一定的要求,驱使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动脑去探索,从实践中把握知识点,在实践中创造成果。例如,在学习画图程序时,学生对画图工具的掌握需要耐心地练习。多边形、曲线、用颜色填充等工具有一定难度,我在引导点拨后,让同学们自主探究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在“协作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与交流能力
     实践证明,协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它让学生有机会学习他人的经验,听取他人的建议,学会分工合作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课堂上我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布置较复杂的内容,让学生小组讨论解答问题。或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交流能力。例如,在初步掌握了Word软件之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张电子小报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组内同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确定主题、分工收集资料、合作设计版面等等。
     三、在“趣味应用”学习中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讲授《幻灯片制作》一课时,幻灯片导入新沂市马陵山风景区。新沂市马陵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拥有“一山一湖一古镇”优秀旅游资源的新沂成为江苏新兴的旅游城市。通过对这些景点的回顾,激起了学生们身为新沂人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怀。同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这些图片按顺序播放,你们知道它是怎样制作完成的吧?”这样的教学方法除了让学生在感情上有亲切的感觉,能够在接受后面的新知识过程中化繁为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能坚定学生热爱家乡,通过自己的知识来赞美家乡和学以致用的决心。
     当然,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更应该培养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自觉抵制淫秽、色情、暴力、毒品、邪教等不良信息的侵害;提高自控能力,避免沉溺于虚拟时空与计算机游戏;谨慎网上交友等等。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要在信息技术课中进一步加强渗透德育教育。相信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小学德育教育会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