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浅谈习作教学中的“自由表达” 润物细无声———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小学德育的策略
一线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2期 总第4639期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2期  下一期
浅谈习作教学中的“自由表达”
来源:赣榆县青口镇中心小学 作者:徐艳 发布日期:2013-06-18 14:30:33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习作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自由表达”理解偏颇,习作教学步入了误区,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这是与当前课程改革理念相悖的。只有正确处理好“自由表达”与“减少束缚”的关系,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将“自由表达”与作文基本功训练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在广阔的写作空间里自由地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要求作了这样的阐述:“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是针对传统作文教学弊端提出的新理念,目的在于倡导实现习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自由表达主观感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对“自由表达”理解片面,习作教学步入了误区。有的教师认为“自由表达”就是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无需提要求,不用教师多指导。甚至有个别教师认为“文品和人品的结合绝不是作文教学的成功”。有的学生在“自由表达”的保护伞下,随意地写,无明确的写作目的,这种现象与当前课程改革是相悖的,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使学作文与学做人走向高度统一。
     一、正确处理“自由表达”与“减少束缚”的关系
     《课标》中所提出的“自由表达”的习作教学新理念,是在继承传统作文教学经验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体现了教育的时代精神。《课标》中是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而不是消除全部的束缚。习作应是在一定要求的约束下的自由表达。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习作教学中应给学生四方面的自由。一是命题的自由;二是选择文体的自由;三是选取材料的自由;四是语言表达的自由。《课标》中倡导的“自由表达”,目的是为了开放学生的思维方式,呵护其创造性火花。教师不能无视学生习作中的思想倾向,一味地任其无目的地随意表达。在当前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把握“自由表达”的度,处理好“自由表达”与“减少束缚”的关系,让“自由表达”能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
     二、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新理念下的习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由的心性与表达能力固然重要,但不能打着“自由表达”的旗号,纵容学生习作庸俗、暴力与无视尊严等负面因素。
     在习作指导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发现学生习作中出现庸俗的内容或流露出不健康思想时,教师应及时进行纠偏,加强正确引导,使学作文与学做人同步发展。作为肩负教书育人双重任务的教师,决不能因自由表达而忽略了人的价值观,而要让学生在文明教化的轨道上,自由地发挥他们的天性。
     三、自由表达与作文基本功训练相结合
     新理念下的习作教学,在引导学生自由命题、自择文体、自选材料、自由表达的同时,要加强作文基本功训练,二者结合,相得益彰。
     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具有组织和表达习作材料的能力。落实自由表达理念,应与作文基本功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一要读写结合,依法仿写;二要关注生活,学会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对周围事物看、听、触、闻,去体验,去发现,去获取独特的感受;三要注重积累,锤炼语言。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揣摩、赏析语言文字的内涵,领悟语言文字准确、规范的妙用,学习其表达方法,并摘抄文中的妙词佳句;其次,指导学生运用添减、调换词语、变词次序等比较方法,进行句子专项训练,体会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苦练语言基本功,就能使习作文通句顺,言而尽意。
     总之,在当前习作教学中,只有正确把握“自由表达”的度,密切关注学生习作的价值取向,将自由表达与作文基本功训练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在广阔的写作空间里,自如地表达独特的感受,真正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