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堂问题与思考 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堂问题与思考 巧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启发须有方诱导要得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课堂分享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3期 总第4675期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3期  下一期
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堂问题与思考
来源:扬中市丰裕中心小学 作者:肖香 发布日期:2013-09-03 10:43:2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多媒体与网络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系统。其丰富的信息资源、灵活多样的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然而,网络资源浩如烟海,良莠不齐,如何选择合适的语文网络资源,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却是大有讲究。
     案例一: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教者设计了以下环节:
     1.读题,质疑。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樟树的外形特征和品质。
     3.重点讲解第三自然段。打开相关网页浏览樟树的介绍。
     4.学习第六自然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人们为什么要在樟树前合影留念,补充关于宋庆龄的事迹介绍,同样采用了观看网页的方法。
     【案例评析】
     在这个案例中,教者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物品质、理解课文内容及包含的思想感情,充分利用了网络上的教学资源。然而,教者却忽略了网络资源与教学重难点之间的关系,把课堂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浏览网页上,使得文章的重难点没有得到突破。本课的重点是樟树蓬蓬勃勃、香气持久的高贵品质,难点是了解课文以物喻人的写法,明白作者描写樟树实际是为了赞美宋庆龄的高贵品质。教者课堂上不断地用浏览网页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的实践过程,显然是违反了教学的规律。教师应“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任何游离于语文学习规律之外的信息技术都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能通过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上一案例中,教师应把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要了解宋庆龄与樟树一样高贵的品质,可以在揭示课题质疑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樟树的外形和品质;也可以在讲解第三自然段时,补充表现樟树具有蓬勃生命力的资料,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也可以选择宋庆龄与樟树高贵品质相似的生平事迹让学生解读,从而达到使其加深理解课文的目的,使教学的重难点得到落实。
     案例二:在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时,教师设计了如下环节:
     1.学生初读后,提出问题。
     2.围绕问题,上网查找资料。
     3.相互交流,解决问题。
     4.自由上网,感受网络的特点。
     【案例评析】
     在这个案例中,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提出的问题,采用了上网查找资料的方法;为了让学生体验网络的神奇,专门让学生自由上网。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表面上看,这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的气氛也十分热烈,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自主性都得到了培养和发挥。但我们不禁要问,学生在这节课上都得到了哪些语文能力培养?其实,老师应该有这样的认识,网络资源与语文教学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手段”与“学科”的关系。网络资源应该是学科教学中的配角,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可以使用网络资源这种教学的手段。一味地使用网络资源,只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失去其本质特征,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正所谓是“缘木求鱼,劳而无功”。
     要让学生感受网络世界的神奇,关键还是应该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语句。在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扮演放学回家的孙子,给对网络一窍不通的奶奶来个网络的自我介绍等。这些语言文字的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网络资源则可以作为学生学完课文后的一种论证,让学生加深印象。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网络资源选择应该是教师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在教学中,把网络资源放在次要的位置,除了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学习资料,更重要的是要将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流合作结合到一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