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服务课堂教学 加强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服务课堂教学 另辟蹊径,探寻教学新思路———“教”是为了“不教” 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有效策略
实践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4期 总第4682期 2013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4期  下一期
另辟蹊径,探寻教学新思路———“教”是为了“不教”
来源:建湖县草堰口小学 作者:陈远志 发布日期:2013-09-17 10:33:24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凡为教,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教是为了不教”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对教育教学最终目标的共同认识,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达到使学生获得通过自学来完成自我提高的能力。我认为“不教而教”其实是强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简言之,“不教而教”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教学生“学会疑问”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者却要无疑,方是进矣。”要学生学会质疑问题,关键是要能把握住正确的思维角度。语文教师倘若能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并给质疑问难创设良好的环境,善于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激疑促思的适宜点拨,又注意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技巧,那就能大大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何疑起?怎样疑?教师要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比如我们在教学新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上质疑,因为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教《黄河的主人》时,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问:“黄河的主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们是黄河的主人?”这些问题直触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除此之外,还可以教会学生从课文的重难点、课文的“空白处”等去质疑问难。
     勇于质疑问难,表现了一种求知欲,包含着智慧的火花;敢于质疑问难,体现了一种探究精神,孕育着创造。久而久之,能使学生养成积极思维、大胆思维、认真深思、反复多思的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二、入于耳,记于心——教学生“学会倾听”
     课程改革以来,新课标诞生了一个新词语——倾听,新课标赋予学生一种新使命——学会倾听。教师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认真倾听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对怎样才算认真倾听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
     首先,学生的神情、动作都能反映学生是否在认真倾听。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倾听姿势的指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又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同学听课的质量,师生双方都得到益处。其次,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听取同学的发言时,评判他人观点的正误,最后还要作出相应的反馈。这样,边听边思考,学生就会下意识地倾听他人的发言,达到专注。最后,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教学生“学会合作”
     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行,合作学习可谓是其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我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教授邵瑞珍指出:“合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使能力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 
     合作学习的常见形式是小组讨论。实践中发现,小组讨论中经常存在着学生只顾自己发言,不关注其他学生讨论的现象,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对全班进行分组,提出任务,明确责任;然后,教师要走下讲台俯下身子聆听,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认识在组内、组间进行交流,相互质疑,在互助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的方法有很多,但只有那些贯穿着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了“不教”的目的而形成的方法才是值得我们重点追求和探索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能自主学习,能有效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我们教师才可以真正“不教”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