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感受———对《大江保卫战》不同教法的对比与反思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为什么”就这么难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4期 总第4682期 2013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4期  下一期
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感受———对《大江保卫战》不同教法的对比与反思
来源:溧阳市上兴中心小学 作者:孙红俊 发布日期:2013-09-17 11:45:07

     「教例一」
     ……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文中的战士们是怎样保护大堤的?
     (生自由读)
     师:读了课文,说说战士们保护大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齐读:大堤,保住大堤!)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大堤保不住,会有怎样的后果?
     生:如果保不住大堤,洪水就会把下面的村庄都淹没了,人们就无家可归了。
     师:所以说,此时此刻,在这些战士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接读:大堤,保住大堤!)
     师:战士们又是怎么保护大堤的呢?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一自然段,划出战士们保护大堤的句子。
     (生自由读)
     生1: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奔跑起来。
     生2: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筑起一道人墙。
     师:出示:
     1.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2.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3.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筑起一道人墙。
     师:读读这三个句子,说说你们从中读出了什么?又是如何读出来的?
     生:我读出了战士们都有铮铮铁汉本色。从“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索性赤脚奔跑起来。”这一句中读出来的。
     (生齐读)
     师:还有第一句话,这句话写出了救援部队来得非常快。我们一齐来读这三句话。
     (生齐读)
     师:面对滔滔的洪水,这些战士们有必胜的信心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从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加油!”可以看出。
     师: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啊!这个场面可以用一副对联来形容:
     生:风声雨声读书声……水水相融。
     反思:上述教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整节课教师关注的只是怎么教,而不是学生怎么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试图引领学生体会文中“战士们”的高大形象,但其实一直都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忽略了关注学生的思维、个性、能力的发展。未能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未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感受,剥夺了他们自主学习、感悟、探究的权利。
     「教例二」
     ……
     师:(出示学习要求,指名学生读)大声朗读课文2~5小节,划出文中令你最感动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感动。
     生1:我最感动的是“有的……保住大堤!”这一句,它写出了战士们不怕疼、不怕累,全然不顾的精神。
     师:他们不顾什么?他们只顾什么?
     (生答略)
     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2:“狂风为我们……筑起一道人墙。”这句话最让我感动。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战士们奋不顾身的精神。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2:我是从“奋然”这个词中读出来的。
     师: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生答略)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学生读)
     师: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生评)
     师: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加入到抗洪抢险的行列中来?(生齐读)
     生3:我从“风声雨声……写照。”读出了战士们为了抢险而伤痕累累,但是他们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师:同学们见过伤痕累累的人吗?(出示画面),面对伤痕累累的战士们,你想说什么?(生答略)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是这样的气壮山河、惊心动魄!把我们的感情融入到朗读中去!
     反思: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教师以“划出文中令你最感动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感动?”这一个大问题组织教学,避免了重复、琐碎问题的追问,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构建了整节课教学研读的基本框架。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又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获得了思想上的启迪。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
     总之,语文教学应把关注学生的阅读作为组织教学的重点,把谋求学生的发展作为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生命的智慧,能动地谋求自身的发展,让个性绽放生命的光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