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感受———对《大江保卫战》不同教法的对比与反思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为什么”就这么难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4期 总第4682期 2013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4期  下一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大丰市三龙中心小学 作者:陆纯娟 发布日期:2013-09-17 11:46:44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功能。语文的人文性,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工具性则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发展规律,以及能正确运用语言来表情状物的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无形中促进了语文工具性的使用,语文的工具性又为审美提供表现的载体。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审美情操
     培养学生的爱国审美情操是语文教学担负的重要任务。教师应结合语文课的优势,因势利导,使学生真正从心灵深处感受祖国之美,从而冶其情,励其志,树立为祖国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我在教学《长江之歌》时,紧紧抓住课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基调,通过多媒体让学生领略长江的宏伟气势。学生们置身这样的氛围当中,耳濡目染,感受真切。我让男女学生分角色齐读后,提问:“长江的气势磅礴,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文中歌颂长江,赞美长江,大家想想作者实际上在歌颂和赞美什么呢?”接着我要学生写一篇歌颂黄河的文字片断。同学们热情高涨。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如身临其境地感受美、体验美,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审美情操。
     二、巧设导语,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的审美渗透
     《虎门销烟》是学生比较喜爱的语文文本。我在教这篇课文时,我的导语是这样设置的:“大家都知道,中国当时饱受列强的蹂躏与侵略,但是中国人民是不是就甘于忍受列强的欺辱?你们能举出一些中国人抗击侵略者的例子吗?”同学们给出了很多答案,接着我继续导入课题:“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壮举从来没有停息过。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我让同学们围绕林则徐虎门销烟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其销烟的行为表现了中国人怎样的情怀这一问题来解读课文。由于导语设置紧扣中心,从而节省了教师讲解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课文的学习以激发民族自豪感的主题导入,学生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感到自豪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及笔头表达能力。
     三、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
     现在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众所周知,这种现象往往在孩子身上表现出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加强对学生的孝道教育,使其养成尊重长辈的良好道德品质势在必行。我充分利用小学课本中的《可贵的沉默》《借生日》《鞋匠的儿子》等课文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利用这类课文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现身说法,结合实际,了解父母及长辈对孩子的关心,从而激发孩子尽孝的欲望。从小养成爱父母、爱家庭、关心别人疾苦的良好品质。同时,要注意进行语文教育实践活动,例如,开展让学生在节假日到敬老院给老人做好事活动,到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都能有效地给学生以切身体验,树立为长辈为别人创造价值而获得个人幸福的观念。
     四、步步设疑,对学生进行抗击挫折的审美教育
     我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充分考虑到课文中的情感元素,确定教学本文的基调。一进入课文的学习阶段,我就让学生带着“谈迁老人经受了怎样的痛苦打击?”让学生阅读后回答。同学们很快在课文中找到了相关的句子。然后我紧接着提问:面对这样的困难和痛苦,老人是不是退却了呢?学生们齐声回答:“没有。”然后我设置了小组讨论环节,以“现实中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应该怎样向谈迁老人学习,克服困难?”为题展开讨论,小组讨论很热烈。我见火侯已到,就布置学生们当堂以练笔的形式,谈一下古今中外不怕困难发奋学习,最后获得成功的名人故事。这一环节的设置深化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总之,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课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观念,把语文教学从单一的工具性教学向人文性教学过渡,并且实现和谐统一。注意因材施教,准确把握课文教学基调,就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