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提炼数学思维 个性批注自由阅读 校园网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浅探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4期 总第4682期 2013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4期  下一期
从生活中提炼数学思维
来源:扬州市开发区花园小学 作者:王琴 发布日期:2013-09-17 13:16:15

     小学数学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却与实际生活相脱节,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造成了数学学而无用的尴尬局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现在的生活化数学课堂主要存在的具体缺陷是对生活化素材的选择缺少数学实质的提炼;对生活情景的创设脱离了数学本质;对生活化教材的使用缺少数学元素的挖掘等。这样的数学课堂只是为“生活”而“生活”,有的数学课甚至上成了生活常识课、地理课、语文课……而数学课的灵魂“数学味”,却在不知不觉间淡了下去。
     如何让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既能体现生活,又能更好地体现对数学本质的学习?
     一、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要经历: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如果说生活问题的导入是生活化数学的基础的话,那么把数学模型应用到生活中,则是对生活的提炼。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提炼生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能促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如我在学生认识“圆”以后,让学生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观察哪些物体的面是圆的?学习了“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之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又如,在学习了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后,我让学生去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哪些部门是用24时记时法的,哪些地方哪些部门又是用普通记时法的。学生通过这种观察,使数学的理念在脑海里得到提炼,巩固了数学知识。
     二、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提炼生活,不仅使学生感受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存在,而且可绽放绚丽的创造之花,让学生真正由“读书虫”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
     如《圆的认识》这一课中,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形后,我引导学生往深层次思考:“为什么生活中那么多物体的形状都设计成圆形,圆形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学《圆的知识》时,先通过自行车、三轮车、汽车等车轮都是圆形的,来使学生获得对圆的表象认识,然后问学生:“车轮为什么要做成是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或是椭圆形的呢?”当学生的回答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时,我直接点题,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仔细研究圆的特征,相信同学们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接下去的课堂既围绕生活中的情景——车轮的特点,又紧密地学习到数学的知识——圆的特征。这样的生活化情景设计简洁、有效。通过数学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能更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这种数学方法得到了提炼,也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提高。
     三、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解决的过程更是学生对生活的有效提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如,学习了有关面积计算的应用题后,学生学会量窗户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而后应用于生活。实际计算做窗帘要用多少米布,这就应考虑到窗帘要比窗户长一些,宽一些。如果是面积较大的,用两幅窗帘面对拉,两幅窗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等等。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大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树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我们强调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数学味浓,并不能因此而忽略了生活。数学教学要深刻理解数学生活化的含义,生活化材料的选用,不但要体现地方特色,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出发来进行把握,寻找适合学生的,能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原型的学习材料,避免人工化和虚伪化。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观察、研究、解决,通过数学对生活的提炼,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数学的意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