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堂教学语言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把握课堂教学语言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农村小学图书室声像资料存储小妙招 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开展活动的重要性 公 告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5期 总第4694期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5期  下一期
把握课堂教学语言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来源:靖江市季市镇长安小学 作者:蔡明忠 发布日期:2013-10-15 16:24:52

     教师的课堂语言既不同于生活中的口语,也不同于常用的书面语,它应是两者的融合,是经过筛选的、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生动活泼而周密精炼的语言。它是激发兴趣、充满启迪的形象化语言,是体现教学特色而又能恰当地发挥自己和调动学生的最有分量的语言。它是教学,同时是教育;是科学同时也是艺术;是语言训练,同时也是思维增进;是语言活动,同时也是文学鉴赏。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无疑应是体现这些综合因素的一个重要媒介。这个媒介运用得好,就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有效的课堂生成。那么,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语言呢?
     一、课堂语言要流畅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凡是教学取得成功者,常常是因为课堂教学中能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传授知识。教师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对教材上的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按照一定的线索和需要来调整讲授的知识,还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来进行知识的讲解,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言传身教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之一。语文教师必须练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无论叙述、朗读、点拨、提问,都要做到发音正确、口齿清晰、语句完整、语言流畅,给学生以正确的语言导向。
     二、课堂语言要准确
     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了“灵魂”,教学语言就没有生命力。语文课堂上,如果缺乏科学性的语言,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多么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在掌握课文内容实质、语言特点和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文化知识的前提下,使用简洁精炼、准确生动而富有感情的语言,加以亲切的态度、适当的表情,就能架设起联系作者和学生的桥梁,使学生步入课文内容和语言训练之中,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应用语言。
     三、课堂语言要生动
     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学生听了索然无味。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直观且充满活力,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使他们获得“营养”。霍懋珍老师在教《桂林山水》时,引导学生想象山像什么,当一个学生说像老头时,霍老师说:“请试着用美点儿的语言来说。”多么生动的课堂点拨呀,言简意赅,既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老人”与“老头”两词的细微差别。
     四、课堂语言要有趣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学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的有效方法。富有幽默感和教学机智的教师比起缺乏这方面素质的教师,更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解决师生之间的问题,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五、课堂语言要有情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体现情感的外露,以情感人,激起情感的波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语言产生感染力,就要将自己丰富的感情贯穿其中。把教材化作一股清泉,浸润学生的心田;化作一座洪钟,敲醒学生的蒙昧。因此,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极大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投入,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甚至可以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可以用美的富有情感的语言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唤起他们对情感的体验和追求。运用富有情感的优美的语言教学,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当你准备对学生说些什么的时候,应该想一想,是不是换一种说法更好、更美。
     讲究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的一项教学基本功。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提高教学质量,每位教师都要在课堂教学语言上下功夫。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