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教学的“趣学”策略 妙用体态语润物细无声———浅谈肢体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计算机网络创设高效、多元历史课堂
创新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5期 总第4694期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5期  下一期
运用计算机网络创设高效、多元历史课堂
来源:沛县教育局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 作者:赵后金 发布日期:2013-10-15 16:39:2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学给予了学生更高的关注,让学生成为学习最大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工作重心。因而,教师需要善于借助现代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从深层次的教学理论出发,设计严密而科学的活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努力形成高效、多元的课堂。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网络计算机技术带给历史教学新的生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角色出现了“裂变”。这样的“裂变”有三个主要方向:教师成为课堂上的培训者;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研究者;课堂成为教学的多媒体平台提供者。例如:在处理《秦的统一》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丰富资源,从网站搜集资料制作成情景故事,围绕学生对于“统一必然性”的认知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多媒体展示平台上以情入境,体验故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培训者自居,全程服务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处于模拟历史的情景当中,将网络计算机技术提供的资源进行细致而深入的研究,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而网络技术则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对于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而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丰富的教学模式提供展示平台,加上借助网络的力量,更多更好的资源开始与日常教学“零距离接触”。当下,全国各地兴起的“网班”教学,以网络技术为联结,计算机服务中心为平台,将名校课堂教学实时呈现给教育落后地区的学生,很好地优化了落后地区的教学模式。例如:在上初中历史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条件,选择优秀的远程历史教学课程为学生播放,并适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反应。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历史教学名师的长处,并结合自身特点,加以有效融合,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学生在利用远程课程学习时,往往能够产生许多新的认识和见解。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讲解与疏导。
     三、教学工具的丰富
     课堂教学除了教师和学生之外,教学工具是第三重要的因素。然而,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具,如黑板、粉笔等,大多难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审美和学习需要,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和平台展示功能,使教学工具不单单是有形的物件,更出现了许多无形的“软件”。例如:历史教师在教学时最常用的软件——PPT。利用它教师不仅可以将多样的历史图片、历史文献呈现出来,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文字、图片格式、大小、颜色进行调节,产生各种美轮美奂的效果,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于历史课的兴趣。
     四、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的问题
     1.网络信息真假难辨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信息的科学性有待考证,这制约着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正确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时,通常会有一幅北洋军阀张作霖的人物图,教材上有这张图的样图,而网络上更多的是跟风的资源,教师很难辨别真伪。历史课堂上,在向学生传达知识时,教师极有可能用错人物图片,让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而这样的误解很可能会相伴学生终生。
     2.学生文字理解能力的弱化
     人们选择网络计算机进行教学,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实效,凭借多样的视听感受,让学生以丰富的感官认知形成特定知识目标。但是多元化的教学媒介,也带给学生一定的副作用,那就是对于文字理解能力的弱化,历史教学最根本的人文性被简单地架空了。
     网络计算机给历史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让历史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了巨变。但是,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时,必须学会掌控网络计算机,要从服务于教学目标出发,精心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利用多样的媒体形式去表达历史教学应有的人文性色彩。这样的历史教学才是新课改所追求的,才是每一个历史教师所追求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