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电子邮件”教学策略谈———由一次教研活动引起的思考 健康上网铸就心灵防火墙
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6期 总第4702期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6期  下一期
健康上网铸就心灵防火墙
来源: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 作者:蒋静 发布日期:2013-10-29 11:37:5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安全上网,绿色上网,科学上网,已成为当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
     教师要让学生正确地了解网络,认清电脑网络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玩具。在学生中普及网络知识,提高中学生对网络的科学认识,使他们在认识网络优越性的同时,充分认清沉迷于网络对心理健康的严重危害性,自觉树立网络心理健康观念。
     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对那些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比较害羞的学生来说,设立心理健康热线、心理健康信箱,学生可以把那些不方便直接说的话写下来,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信中组织得更加严密,这样老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设立心理辅导室,进行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多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并依据实际情况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学生的不良网络心理现象及行为,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但是由于性格、文化及教育制度等原因,许多中学生和亲人、朋友及老师之间的交流并不顺畅,学习的压力使他们倍感压抑,他们渴望友谊、理解和交流,渴望无所顾忌地吐露心声,倾诉在成长中所遭遇的烦恼、困惑、孤独和痛苦,找到共鸣和理解。这种情况下,学校要经常举办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感受世界与生命的美好,在集体中找到朋友,体会到现实生活中他人的关爱与温暖。这样就可以避免中学生去虚拟世界中寻找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的各种需求,远离网络上不健康信息和网络游戏的诱惑。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相应的第二课堂,如绘画、航模、音乐等;举行中英文打字比赛、网上绘画大赛、网页制作比赛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还可以在学习之余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安排一些户外运动,如游泳、打球等,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情趣。
     三、塑造学生阳光心态
     渴望成功是青少年群体的普遍心理,成功也是他们追求的人格品质。大多数青少年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的困扰,如果成绩平平,又没有什么朋友,想自我表现又没有什么特长,很容易导致自我评价降低,加剧自卑心理。在他们面对失败时,教师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学生应有的心灵抚慰和真诚的赞扬、鼓励,就会使他们沉重的自卑感成为下一次失败的前奏。当他们经历一次次失败,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与赞扬时,就会逃避现实,躲进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自我麻痹。
     因此,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教师应给予学生真诚的赞扬和鼓励,为学生列出一张个人优点表,尽量找出其长处。然后帮助他们正确分析自我,通过优点找出自信,引导他们不断战胜自我并体验其中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有强烈的上进欲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教师的赞扬和鼓励如同温暖的阳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温暖,从而能以健康、阳光的心情去利用网络,而不会再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求安慰与解脱,以致于迷醉其中。
     四、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网络的发展带领人们进入新的资讯时代,网络成为了我们了解世界、补充知识的加油站。但是绝大多数中学生只是把网络当成课余休闲娱乐的玩具而已,并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实自己的知识,更没有把网络当成方便快捷的学习工具。不少中学生追逐网络游戏的升级,迷恋于虚拟世界中的友谊和爱情不能自拔,对网上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却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应先入为主,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网站,把学生的目光牵引过去,指导他们如何从这些网站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上网的价值。如向学生推荐中国科技网,中学教育资源网等知识量大,权威性强的网站。通过这些网站,学生不但可以轻松地学习课本上的同步知识,还能学到生活中、课本上接触不到的东西。学生若能感受到这些优秀的网站带给自己的进步,就会主动地离开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养成健康上网的好习惯。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网络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只是一个供我们使用的工具而已。它既有利于中学生独特思维方式的形成,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也有利于他们加快步入社会的进程。在对待网络问题上,“疏”比“堵”更有效。如果我们能在学生的心中筑起一道高高的防火墙,把网络上的不良诱惑和垃圾信息都挡在这堵墙外,指导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绿色上网,科学上网,那么,他们就会在网络的辅助下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坚定自己的意志,成为优秀的学子,为未来的更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