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激发学生书写兴趣 有效指导激发学生书写兴趣 无痕习作 创新作文怎么写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6期 总第4702期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6期  下一期
创新作文怎么写
来源:射阳县人民路小学 作者:刘煜 发布日期:2013-10-29 13:30:02

     写作历来被人们看作是创造性的劳动之一,它能够表达作者对过去、现实、未来的体验、看法和期待,这也是创作的独特魅力。不过再好的菜多吃几顿也会令人乏味;文章写得再好,如果都是同一张面孔也会令人生厌。所以说创新是作文的生命。所谓“创新”就是区别于老一套的写法方法,要让人读了感到新鲜,试卷上的作文能使阅卷老师为之一振,眼睛一亮。具体而言就是习作时,思路要创新,表达一些不同于人的新看法;词语运用多样化,在结构上也要花些心思,要引人入胜等。俗话说“世上无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由此可知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我们每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并不是简单的重复。那么为什么到了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求知者仍问:“老师,创新作文怎么写?”这正说明创新是无止境的工作,也是世世代代人为之奋斗、苦苦求索也做不完的工作。
     惟有创新才有进步。古人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笔者通过学习前人经验和自己十多年教学实践似有所悟。愿我的这点体会在你文思“山穷水尽疑无路”时,领你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地。
     一、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观”即看,“察”也理解为“看”,两者合在一起不是简单的看了一遍又看一遍,而是一个个性化的思考过程,它要求我们用心感受生活,调动眼、鼻、口、手、足,将各种感受通过大脑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观察”是创作者的万能钥匙。我们每天都会经历许多事,也会见到、听到一些事,看到许多人、物等,这看似平常的一切都是我们作文的素材来源。我们通过写观察日记、生活日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经过加工、剪裁,运用“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写。
     作文也要与时俱进,因此,我们对生活的变化,应当与时俱进地重新认识它,重新表达它,做生活的有心人。站在今天的位置,想想今天的生活环境,再看看司空见惯的一切,你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想法,抓住这个“新”去思考,去构架,作文不愁不出新,不出彩。
     二、拓宽阅读面,采众家之长
     学用别人的语言,发展自己的语言。当代作家苏叔阳对此深有体会,他是这样描绘自己是如何通过读书而走上写作之路的:“渐渐地,读的书多起来,我对我们这广阔的世界也渐渐地多知道了一点点。原来,世界是这般美好的,这般多彩,这般丰富……世界又这么小,于是我爱上了写作……把这些文章集合在一起,世界就在你手中。”读好作品时,要坚持不懈地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练写心得体会。学生要像蜜蜂采蜜一样,不断积累,写作才有资本,才能对掌握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提炼和创新组合,经过分析比较,取众家之长,找出能够反映时代新精神的好素材。写出的文章内容视角独特、新颖,我们的作文才能达到创新作文的标准,写出比苏叔阳更好的文章。
     三、放飞想象翅膀,遨游未知世界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吴承恩充分运用想象力写出令儿童百看不厌的《西游记》;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作家凡尔纳,一生写了许多科学幻想小说,作品趣味横生,流芳百世。值得这位作家欣慰的是,他活着的时候,就看到笔下许多幻想成为现实。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色彩斑斓的事都可以引起我们的想象。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放飞想象翅膀,让你笔下的世界变为明天的现实。游历世界,查阅一些科普知识,运用独特的写作技巧,来写想象式创新作文会如虎添翼。想象使我们看到了未来,因为想象的存在,我们的作文才能有人情,更优美,更有诗情和激情。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想得越新颖、越出奇,作文就越有新意。
     培养民族创新能力,靠教育创新、教学创新,当然包括作文教学和作文实践创新。让我们的学生拥抱生活,放飞想象,充满自信,用笔歌唱,在快乐中作文,在作文中快乐,写出新一代人的创新作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