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起航,追寻幸福的教育人生 培养数感提高素养 爱上阅读,点亮孩子心中的一盏明灯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7期 总第4710期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7期  下一期
培养数感提高素养
来源:淮安市袁集乡中心小学 作者:吴阳成 发布日期:2013-11-12 14:32:49

       就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一样,数学也有“数感”。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解决,即会“数学地”思考。
       新课标中特别强调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定的数感,使学生具备合格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建立学生的数感呢?
       一、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数感的建立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位七十岁的老奶奶从未有过一天的数学学习,却有较强的数感,能较准确地知道带多少钱上街买菜就差不多了;一位五十岁的农民虽未进过一天的教室,却能八九不离十地估算出一头猪的重量……他们无不是在生活体验中建立了自己的数感。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寻找突破口,挖掘生活中有价值的细节引导学生建立数感。
       例如:学生每天上学时走一走,感受五十米、一百米、三百米、五百米的长度;周末和假期可以让学生陪同父母一同去买菜,自己拎一拎、掂一掂各种蔬菜、水果的重量,感受五百克、一千克、两千克;喝饮料时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六十毫升、一升的差别,从而建立学生的数感。
       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数感
       数学知识有许多是比较抽象的,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建立一定的数感。
       例如:对于一亿的认识学生是有一定的困难,一亿元是什么概念?学生很难有这样的数感。在教学前让学生准备一些一元的硬币,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拿出十个硬币拼一拼、摆一摆,看看十元的硬币有多少,垒在一起有多高,排成一排有多长。一百个,一千个呢?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想一想、说一说一万个、十万个……直到一亿个。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践想一想、算一算,如果每天上学用四元硬币,这一亿元能用多少天、多少年?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就能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亿的数感。
       三、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
       例如家里来了五个客人,让学生根据客人的数量准备一定的钱到市场去买菜。面对这个问题,学生首先要大概知道每个人的饭量,打算购买的菜的种类及菜的价格,然后据此推定出大概要多少钱,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每一步都很难用具体精确的数据去描述,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感,根据实际情况去完成任务,能非常有效的强化学生的数感。
       四、在科学训练中发展数感
       源于科学训练的数学基础知识在智能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奠基和主导作用,没有知识,就很难形成数感;反之,数感越健全,知识也就越扎实、越灵活,因此必要的科学训练是学生形成数感的重要途径。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科学的训练学生的数感呢?
       1.通过持续有效的计算训练来发展学生的数感。计算尤其口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每一节课上都要适当进行口算的训练。
       2.加强估算训练发展学生的数感。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估算能力,就能够将见到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到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数感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科学、有效、持久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