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复习更有效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例谈在游记类课文中落实“三得”教学理念
课堂分享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7期 总第4710期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7期  下一期
让语文复习更有效
来源:苏州高新区金色小学 作者:王爱萍 发布日期:2013-11-12 15:01:06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期末复习季。学生们埋首在作业堆里不停地做,尽管已筋疲力尽,但却不能停下手中的笔。老师们埋首在作业堆里不停地改,尽管已心力交瘁,但仍不舍放下手中的笔。此情此景,师生皆苦不堪言。看来,摈弃一些高耗低效的做法,让语文复习更具实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借鉴了一些优秀的经验,再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心得,谈谈复习的有效方法,以期与各位共勉。
       一、确立复习目标,制定复习方案
       复习要依据本年段所要掌握的知识目标,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复习目标,制定复习方案。这个方案要体现复习的针对性、系统性、合理性、可行性。
       第一阶段:复习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包括本册书所学的生字词,练习中的成语、古诗名句、歇后语等,重点是教会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提高运用的能力。
       第二阶段:把课本上的课文按一定的类别归类,如童话系列、写景系列、人物系列等,在复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向学生潜移默化地传授写作方法。
       第三阶段:阅读感悟(课内与课外),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迁移、运用。
       第四阶段:综合训练。综合前四个阶段的复习内容,精选复习试题进行检测,及时查漏补缺。
       第五阶段:专门用一两课时让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的盲点有针对性地自主复习巩固。
       二、精选复习试题,力求巩固提升
       复习课上,一定量的复习题是必要的,但是绝不能搞“题海战术”。复习题的选择充分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复习时所选试题要少而精,还要适当拓宽知识的外延,力求在学生巩固旧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学会举一反三。如阅读理解题,可以将叙事的、写人的、写景的等各选一篇文章,并抓住不同文本的特点设计练习题,题型要灵活多变,这样有针对性地训练,比漫无目的地碰撞效果要好得多。
       三、活用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的方法可根据复习的内容,灵活地进行变换。复习的方法是否多样、巧妙、有趣,直接关系到复习效果。
       我复习字词的方法通常是这样的:先让每个学生列出10个左右平时最易写错的字,并写在书的扉页上。学生每次打开语文书,可以直接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课堂上默写词语的时候,每个学生从自己列出的词语中选一个报给大家默写,且学生所报词语尽量不重复。学生们兴趣高涨,总想着自己报出的词语同学能否写出来,与此同时,自己也加强了有意记忆。三五次默写下来,学生基本上过了词语关。
       四、突出学生主体,发挥合作效能
       新课标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是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总是不舍得真正放手,担心这个,不放心那个,总怕漏讲了某个知识点。其实,如果老师真正放手了,非但自己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的知识记忆会更长久。
       我的复习课经常让学生评讲复习题,按题目的难易程度指定不同的学生提前准备。每每此时,学生们都会争当“小老师”,因为那是无比光荣的事情。这在鞭策学生自学的同时,无形中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
       五、巧用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除了巧用各种复习方法以外,教师还要巧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习中,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热烈的掌声……都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求知欲。除了精神上的奖励,适当的物质奖励更能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这种物质奖励大到一个本子,小到一粒糖果,对学生来说都是个不小的诱惑。他们得到了奖品,这一天都会笑容满面,自信满满。为此他们会孜孜以求,复习的效率也会因此而大大提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