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写话教学谈 一年级学生写话教学谈 阅读,习惯了就好 架设桥梁快乐作文
学科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9期 总第4726期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9期  下一期
架设桥梁快乐作文
来源:射阳县海河初级中学 作者:沈彦冰 发布日期:2013-12-10 13:45:07

       许多老师时常抱怨作文教学难,虽然花了很多精力,可是学生还是不喜欢写作。其实,归根结底是没有排除学生的写作障碍,为学生练笔架好桥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提升作文教学成效的一点尝试。
       一、巧妙激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作文也是如此。
       1.让学生明白写作的实用性
       在练笔前老师可以给学生设置某种“需要”,让学生意识到作文的实用性。比如结合班委选举可写“竞选班队干部”演讲稿,在此之前我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这次演讲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达成目标就必须写出有感染力的演讲稿。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或需求,产生了强烈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去,从而实现“写”以致用。
       2.创设情境
       情感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而中学生往往缺少生活体验,没有写作热情。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采用多种方式,结合习作主题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触“境”生“情”,以饱满的情感贯穿于习作全过程,轻松地进入写作境界。
       二、指导学生积累素材
       鲁迅先生曾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所以作文课前要布置”观察”作业,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认真观察,边观察边思考,同时要做好观察笔记等。积累了素材,习作才能言之有物,有感而发。
       三、习作要求层次化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习作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有许多老师却给出“立意高”“角度新”“构思巧”“字数不少于……字”等高要求,大多数学生会感到压力大,于是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久而久之就对写作失去了信心。因此,教学中要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文要求,以消除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保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四、营造民主氛围,摒弃抵触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空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单元作文训练目标范围内“写什么”“怎样写”,让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放手让他们自主定题,自主选材,自由地写他们想写的话,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感情,自由地选择表达方式。学生们在这种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妙笔生花。
       五、鼓励创新
       为防止学生从众心理,彰显作文个性,就要启发学生求异创新。一是选材求新,即同一主题,要求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地去观察事物,选择不同的题材来写。二是立意求异,即写同题材的作文,启发学生表达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感情。三是表达多元化,即写作时启发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通过以上三方面努力启发学生求异,从而克服其从众心理,写出自己的个性。
       六、激发热情
       叶圣陶先生对学生作文曾经教诲:“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庄子·渔父》中也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而今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长辈的溺爱导致他们渐渐产生“唯我独尊”的意识。他们对人、事、物冷漠视之,文章中缺乏人情味。因此,我们注意激发学生的真情、热情,纠正他们的冷漠心理,引导他们写出流在心里的泪,流在心底的血,写出感情饱满的佳作。如开展“感恩”激情演讲报告会、“感恩”主题读书会、“感恩”主题故事会,开展“感恩”实践活动,表演“感恩”节目,并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等。学生在聆听、阅读、演讲、表演和实践过程中点燃爱父母、爱老师、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自然的情感火花。“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把心中的爱倾注于字里行间,学生定会写出许多血肉丰满、热情洋溢、感人至深的好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