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程序设计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探析 计算机程序设计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探析 合作探索激“活”课堂 以人为本,构建班级民主管理模式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9期 总第4726期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9期  下一期
计算机程序设计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探析
来源:盐城市特殊高级中学 作者:孙中华 发布日期:2013-12-10 16:15:26

       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是有差异的,这种思维水平的个体差异就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思维水平、思维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只要能在实际训练中把握住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的放矢地训练,就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应包括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和思维的创造性等方面。笔者在从事多年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思维品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对学生思维进行训练和矫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程序设计训练思维的严密性
       编程序是理论与上机的有机结合,不论是理论课还是上机课,讨论都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好方法。在此过程中作为组织者的教师,不应用条条框框约束学生的思维,而应任由学生发挥,教师只需在某些技术环节给予点拔即可。学生通过讨论,可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大家各抒己见,在思维产生碰撞的同时,他们会大胆质疑,主动思考,通过集思广益得到答案。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二、程序设计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启发学生灵活机动地动用知识储备等途径,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一个问题在程序设计中有许多不同的编法。只有运用一题多解,才能找出最佳方案,这一点对于学生良好编程风格的养成大有裨益。针对问题,只要找出了根源就要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形象说明问题的实质,让抽象思维具体化,可尝试引用生活中的例子,如3000米绕场跑,停下来有两种可能:一是未跑完,二是跑完全程。那如何区分这两种情况呢?学生会尽其所能地发挥想象,得出的结论也会是众说纷纭。有学生在做标记,抓住这一点,用FLAG语句作为标志说明自然是水到渠成;还有学生用GOTO语句跳过说明是素数的语句等。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三、程序设计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思维敏捷性上存在差异。有了思维的敏捷性,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适应突发情况并积极、周密地思考,迅速地做出判断。所以教师可需要鼓励学生勇于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突破固有的模式,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比如找出100以内的合数。按照常规思维是一个一个地判断。如果仔细分析事物的特征,即可知道除了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再从剩下的奇数中发现大于7的奇数,如果能被3或5或7整除也就是合数了,这样很快就找到了合数。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系统观察,通过多种思维活动的互相联结、互相补充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即可迅速得出编程思路。
       四、程序设计训练思维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就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和勇气,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问题意识”,勇于打破消极的思维定势。然而很多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往往受到习惯性思维羁绊,难以实现思维中的突破和创新。提高思维的创造能力,要抛开原有的经验和成果,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常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去发展直觉思维,鼓励猜测,打破思维定势,打破形式逻辑的束缚。因为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是创造发明的先导。
       总之,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系统的教育活动。在程序设计中有意识地训练思维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就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