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在反思中成长 浅谈对小班幼儿绘画的引导 朗读,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0期 总第4734期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0期  下一期
朗读,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来源: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 作者:李岗 发布日期:2013-12-24 16:52:53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堂教学要从“烦琐分析”走向“读中感悟”,这不仅仅是“讲”和“读”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新的理念。“以读为主”其实就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性
       朗读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有泛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还有默读、轻声读、有感情地朗读等等,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教师往往是随心所欲,想到怎样读就怎样读,降低了朗读的效率。
       一位青年教师在上《虎门硝烟》一课时,从头到尾就只采用了两种朗读的形式:齐读和指名读,让学生越读越没味。其实教师朗读设计形式的单一,深层次的问题是他对教材的把握不好,预设思考太少。那么如何来运用好这些不同的朗读形式,让课堂的朗读变的丰富起来呢?
       吃透教材 教师必须对教材有全面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对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有一个统筹、合理的安排。无论先安排齐读还是个人读,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虽然朗读形式根据课文的发展而千变万化,但是它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如初读课文一般可采取自由朗读,这样便于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掌握朗读的速度;让学生找重点词句时,一般可以让学生默读,以便使学生能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理解重点句来朗读感悟,一般可以采取先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总之要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教学环节的不同来设计安排朗读的形式,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有效参与 朗读形式的多样性设计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朗读的快乐体验中来。如果朗读形式单一,势必影响部分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如果就简单地采用集体朗读,学生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南郭先生”。
       二、注重朗读表达的多元性
       “朗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也各不相同。朗读指导中教师不应拿着自己的一套标准要求学生,而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如朗读《虎门硝烟》中有这样一句话:“虎门硝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有的学生认为这里包含作者的激动之情,要读得激昂些;有的则认为这里浓缩着中国饱受外国欺侮后终于得到释放,要读得兴奋些;有的认为这里包蕴着中国多年受外敌欺侮的屈辱之情,要读得深沉些。这些体验反映出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且都是有道理的。
       三、注重朗读指导的灵活性
       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对于朗读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
       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必须做到声情并茂。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让学生进入意境。
       教给方法,循序渐进 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谁去谈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就会被认为是扼杀学生的想象。其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适时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如停顿、重音等,再如读长句怎样换气等。
       营造气氛,进入情境 谈话、音乐、画面、多媒体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学生的朗读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是学生朗读的催化剂,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朗读,必将更好的体验文本的乐趣。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相信多读、会读、读好,将会给学生的朗读带来一片新的天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