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一把沙子的力度 抓一把沙子的力度 成功教育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由“五问”课堂引发的思考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0期 总第4734期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0期  下一期
成功教育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来源:沛县栖山镇中心小学 作者:石常振 发布日期:2013-12-24 09:51:27

       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小学一年级。高效学习要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依托,获得成功要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基础。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抓实以下几点习惯的养成。
       一、专心听讲
       认真听讲是课堂上获取信息的首要要素。学生的认真程度,直接决定着获取信息量的多少。所以,教师采用正面引导的方法很有必要。例如,当我看到某学生课堂上非常认真,我会适时表扬他,然后要求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反之,我会用目光加以暗示,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简单,多表扬,少批评,收效甚佳。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形式应尽量多样化与直观性,因为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形象思维特征相吻合。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精彩、生动的教学挂图、课件等教具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或者用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上课就会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天长日久,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二、积极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并帮助学生积极思考,而并不是单纯地“教”给他们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比直接告诉学生要好得多。例如在学习“9的分与合”时,教师可以提问:“大家知道9可以分成几和几?”引导学生边分小棒边思考。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得出正确结论。
       学生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学生原有知识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例如,在进行十几减九的减法教学时,我刚开始讲,有的学生就能背:11-9=2,12-9=3等。但是教师不要以为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表现,因为知道答案的学生,可能是幼儿园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会一无所知。而且,即使是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他们的理解水平也是有差异的。有的算法思路清晰,能举一反三,而有的对具体的思考过程、计算方法等并不是很清楚和理解,只是形式上的会背而已。
       教师可以问说出答案的学生:“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你能帮老师给其他同学讲讲吗?”该提问能促使说出答案的学生,重新考虑应当如何解释知识,重新思考有关十几减九的相关内容。而对还不会计算十几减九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用激励的语言加以引导:“同学们,其他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减法算式,我们可不能输给他们,赶紧想想办法。”从而,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情趣都被调动起来了。接着,让“小老师”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让其他学生进行验证、补充,学生在思维撞击中理解知识,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大胆发言
       发言将学生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40分钟的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教师要注意利用“同位互说”“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如果学生的回答正确且思路清晰,应及时表扬。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那么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理解透彻,教师要合理引导,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做到查漏补缺。若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应及时鼓励,而不要加以批评与责备,因为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还是应该慎重一些。
       四、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能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学的过程中知识获得增长。只有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感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动手操作活动,这让一年级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比较特殊,仅靠老师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渗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