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教育成为孩子创造的乐园———海门师范附属小学科技活动实践与反思 农村幼儿语言发展的问题分析及培养途径 新课程背景下让艺术教育走进农村小学体育课堂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1期 总第4742期 2014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1期  下一期
农村幼儿语言发展的问题分析及培养途径
来源:溧阳市殷桥小学幼儿园 作者:李文雨 发布日期:2014-01-07 09:12:04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可见,开发幼儿的语言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农村,幼儿的语言出现了词语贫乏、语句不完整、不连贯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们都外出务工了,幼儿身边缺乏最直接的家庭教育。农村中的幼儿在语言能力的提高上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所谓的“隔代亲”
       在农村,老一辈的知识相当匮乏,虽然对孙辈们总是极度宠爱,但是在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方面往往只是一片空白。
       2.电子产品的普及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平板电脑、学习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让幼儿有了更多独处的机会,祖辈们外出干农活时,孩子们往往都是通过观看电视等打发时间,因此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
       3.语言差异
       祖辈们习惯用方言与幼儿交谈,幼儿也习惯了用方言讲话或用动作代替语言,在入学接受普通话教育时往往很难接受。
       4.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农村家长们语言贫乏,没有足够的耐心教育孩子,在孩子有很多问题或是发现了新事物想了解时,家长总是会敷衍了事;在孩子犯了错时,家长们往往也是通过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这样孩子会越来越沉默。
       在农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缺乏的情况下,作为教师应如何进行改善,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幼儿认知和思维的更好发展呢?有关专家研究证明:幼儿所获取的语言信息的渠道越多,所积累的语言信息量就会越多,语言信息量的增多就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点心得:
       一、有效指导科学家教,形成培养合力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教育环境、家长的观念、家长的个人素养等多方面都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一方面在幼儿园召开家长会或其他活动时,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认知与观念,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教师可指导家长正确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去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如家长或长辈适当安排一两个小时与幼儿一起观看儿童电视,以便幼儿不懂时家长可替幼儿讲解。同时,教师可指导家长为幼儿购选一定的精美儿童读物,让幼儿学会阅读。
       每过一段时间,幼儿园可组织家长交流教育心得,在有不当的教育方法时,教师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家长们明白,要给幼儿足够的语言空间,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必说,从而提高语言能力。
       二、发挥园所主渠道作用,提升言语规范
       幼儿园是幼儿规范语言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同伴之间最为频繁的语言交流的地方。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造交流机会,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建立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使幼儿感到安全,温暖,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带着愉悦的心情,乐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阅读,让孩子交流读书心得,从而在阅读中提升语言能力。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幼儿的谈话兴趣,鼓励幼儿在需要安静聆听的时间外,要多与同伴之间交谈。同时,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如在教室创设“娃娃家”“我是小主人”等。
       2-6岁是幼儿自闭症出现的频发期,当发现幼儿有这方面的症状时,教师要主动和他们接近,有耐心地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并适时地加以引导。总之,作为教师,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创造积极的条件。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