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教育成为孩子创造的乐园———海门师范附属小学科技活动实践与反思 农村幼儿语言发展的问题分析及培养途径 新课程背景下让艺术教育走进农村小学体育课堂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1期 总第4742期 2014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1期  下一期
新课程背景下让艺术教育走进农村小学体育课堂
来源:丰县范楼镇金陵中心小学 作者:王福伟 发布日期:2014-01-07 09:13:1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教师上课形式各异,特别是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体育课堂焕发艺术的光彩,让学生融于快乐的体育课堂中来,使农村小学体育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听儿歌,根据游戏的不同,我就选择一些适合一、二年级教材的儿歌来进行教学。例如我在教学游戏《飞飞、跳跳》时,带领大家一起唱“小小动物真可爱,蹦蹦跳跳多轻快”这首儿歌来完成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中进行学习,引导他们体验运动的快乐,在快乐中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我会选择一些比较轻快的音乐来进行课堂教学,例如我在教学跳跃这类动作时,我在课堂上播放音乐《小白兔》,让孩子们在音乐的配合下边跳边唱,跳唱完一遍就发给他们一面小红旗,看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小红旗多,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直觉观察能力相对强一些,需要掌握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项目,根据图解、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练习,再配以欢快的音乐,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让学生在美育中学习,使体育课堂焕发艺术的美
       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课堂教学中的美也是处处体现,学生的心灵美、语言美、动作美、整体班级美都是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尤其在体育课堂中,教学一个技术动作,要求学生以完美的姿态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热情来学习体育技术动作,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一个学生对美的追求都比较强烈,这就为我们的体育教学中运用美育进行教学提供了保障。在课堂中,我把班级整体分为几个小组,充分发挥小干部的积极作用,给他们创造展示的空间,让小干部把优美的技术动作完美地展示给大家,把美的思想灌输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把简单的技术动作美转化为对美的追求和热爱。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我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设多媒体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观看录像,播放我国著名运动员刘翔、李宁、郭晶晶的完美技术动作和拼搏精神以及训练时的艰辛,让每一个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感受体育教学中的美,以便激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运用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教师一些生硬的语言讲解不感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课堂情绪表现,使用富有感染力、表扬性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富有感召力语言的氛围下学习,并由此激发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前滚翻》《跳山羊》《立定跳远》时,多采用激励性语言,如“坚持一下,你会做得比上次好。”“再来一次,老师相信你可以。”……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激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在表扬时千万别忘了要用真诚的微笑和动人的手势,教师使用安慰性的语言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让体育课堂教育更具艺术。如“没有什么的,老师没有怪你”“老师发现你做的动作很别致,更有利于发展上肢运动”等。
       在体育教学中,我通过科学地安排融音乐、体育、美育和语言于一体的教学法来进行最优化实验与研究,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让体育课堂更加精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了,学习兴趣高涨了,课堂中教师讲解的技术动作学生也可以顺利完成了,教师的教学也得心应手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