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有“米”可炊浅谈作文起步阶段的观察方法 小学生作文教学浅析 创设让学生思想灵动的语文课堂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2期 总第4762期 2014年02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2期  下一期
让孩子有“米”可炊浅谈作文起步阶段的观察方法
来源:靖江市西来镇土桥小学 作者:吴靖宇 发布日期:2014-02-26 11:24:12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三年级是孩子很关键的一年。为什么?因为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孩子们要接受更多新事物,新知识。特别是作文,要从低年级的写话一下子过渡到连句成文,令很多孩子手足无措。常有家长问我:“我家孩子就是写不出来作文,有什么好办法吗?”我的回答是:勤于观察,表达真情实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认真地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才会产生创作灵感,并将这些闪光点汇成头脑中的一条长河,予取予求。具体来说,学生应观察些什么呢?
  一、近水楼台,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布置一些与生活紧密结合的作业。三年级的一篇习作中,我对学生没有任何题材、体裁等方面的要求。可即便是这样,孩子们还是傻眼了,个个眉头紧锁:写什么呀?因为早就预见学生会有这样的反应,所以上作文课之前,我和班里几个孩子排练了一个情景剧《招待客人》。
  情景剧讲述的是:星期天妈妈有事外出,正好有阿姨来拜访,“我”当了一回小主人,一会倒茶,一会拿水果,忙前忙后地招呼着,直到妈妈回来,满意地夸奖了“我”。几个孩子在台上演得有声有色,台下的孩子们也看得津津有味。一看完表演,孩子们就讨论开了。“阿姨说起话来真和气。”“小女孩笑起来真好看。”……我趁势说道:“对呀,就把你们刚才观察到的东西用文字记录下来,那就是一篇好习作呀!”“原来把身边发生的事写下来就是作文……”“不错,我们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就不用为写什么而担心了。”孩子们纷纷表态:“这我会写,作文难不倒我。”
  二、一双慧眼,寻找美,发现美
  在学校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活动与作文相结合。如在学校组织的出游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带上相机,来到田野里,来到树林间,用手中的相机拍下喜爱的花鸟虫鱼,一草一木,并举办“美图秀秀”中队活动。这样,孩子们就不会将这次活动当成纯粹的玩乐,而是睁大双眼,欣赏眼前所看到的美景。回家后,我让孩子们将他们的照片发到我的邮箱。我将照片归类整理好,带到课堂,用多媒体展示。小家伙们不时地发出“哇——哇——”的惊叹声。然后我出示作文题目《我眼中的秋天》,让他们边观察,边想象,边作文。孩子们几乎没费什么劲,就将作文交给了我。批改后,我发现孩子们的观察力很强,他们眼中的秋天各具特色!
  三、点石成金,观察静态的物品
  三年级上册习作六的作文要求是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文具,写出文具的特点和用途。我觉得文具是孩子们的必备用品,这篇作文应该很好下笔,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绞尽脑汁,也只写出十来句话。为什么我认为很简单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却难如登山?我左思右想,只有一个原因,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只用了眼,而并未用心。
  我想了一个办法,让他们各自拿出最喜欢的文具,用眼认真地观察它的形状、色彩,体会美感;用手轻轻地触摸,体验触感;最后,闭上双眼,想想它和自己朝夕相处的时光,是否发生了什么小故事?将感情融入物品中,连石头也变得有温度,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有滋有味。
  四、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观察
  我们不能认为观察的对象都必须是实物,对他人作品的观察也尤为重要。一个善于观察的人,能从他人的作品中汲取养分,学到写作方法。课文就是最好的习作范本,我们在学习时,就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找出文章的动脉,看看这些动脉连着哪些神经。如我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时,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最突出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我还让孩子仔细观察研究课文,学会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让习作清晰有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教师应多花时间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来关注现实,了解生活,获取鲜活而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米”可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