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用“经”点亮语文课堂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学科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3期 总第4772期 2014年03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3期  下一期
小学科学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来源:扬州市四季园小学 作者:蒋波 发布日期:2014-03-10 13:22:18

  小学科学课堂是一个需要学生不断思考,从产生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有效地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需要教师多方位,多层次地去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思考平台。笔者认为,善用信息技术就是有效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有效性思考
  小学科学课堂,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教师讲到某一现象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因为前概念的缺失,而不能在脑海中形成对现象的有效模拟,造成课堂的短暂性堵塞。此时教师如能及时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模拟出真实的情境,那么就可以方便学生思考问题,并更快捷、更直观地解决问题。
  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火山和地震》一课教学中,针对第一个活动提出问题:火山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学生前概念中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有关火山爆发后产生灾难的概念,此时教师如果只通过书上图片展示的话,学生还是缺乏动态的印象。如果加入视频和声音的模拟,插入火山爆发的真实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火山爆发的场面,然后再去思考问题会更加地有效。
  再如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一课,课刚开始,教师引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让学生思考:从各种声音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这时学生脑海中可能会现各种声音。此时,如果教师播放各种电脑音效,如铃声、掌声、鸟叫、狗吠等,再让学生思考从这些声音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能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有效,更加便捷,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
  二、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课前有效建立前概念
  小学科学课堂中,需要课前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如果能够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他们有效地建立前概念,就可以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材中,关于透镜的知识是《光与色彩》单元的第三课《研究透镜》中的内容,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能够进行探究的内容。因此,我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对该内容进行了补充,学生根据“透镜”这一主题,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小专题,自由选择研究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研究方案,利用网络查询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学生根据在信息课中所学到的信息技术,将所搜集到的有关透镜的图片、资料进行整理,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这一做法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课堂效率得到有效地提高。
  再如在四年级上册《热空气和冷空气》一课教学中,课前我就布置了任务,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热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课前在信息课上使用搜索引擎和指定的科学网站进行资料的收集,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类,再通过课后小组间的讨论,能够对热空气的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创造独特新颖成果的有益活动。对于小学生而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他们调动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开展创新思维,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新见解、新方法、新设想智力活动过程。
  如在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造房子》一课的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到老师搜集有关房子的资料建成的网页中去了解建筑的发展史,将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房子的知识。收集、整理起来,与同学交流、探讨。最后鼓励学生在画图软件中设计未来的房子,自己喜欢的房子,并将设计方案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中。
  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设计,他们在网络学习相关的知识后,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了很多未来的房子:有的孩子设计了许多环境都可以适应的房子;有的孩子设计了一些利用太阳能可以自由移动的房子;有的孩子设计了一些多功能的房子……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整合的深入,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