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用“经”点亮语文课堂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学科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3期 总第4772期 2014年03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3期  下一期
用“经”点亮语文课堂
来源: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作者:平芳 成亚英 发布日期:2014-03-10 13:24:03

  《三字经》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的精华,它用极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大道理,是我国传统启蒙教育的第一书。我们现用的苏教版新教材已有意识地加入了这方面的内容,但对处于记忆力旺盛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力度远远不够。因此,语文教学有必要浓墨重彩地加入一笔——诵读《三字经》,用“经”来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
  一、课始吟“经”,引人入胜
  “秧好半年禾。”一堂成功的课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开头,巧妙的导语可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语文课堂上,我经常引用耐人寻味的《三字经》导入新课,既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创造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教学内容所要求的意境和情绪。例如苏教国标版第三册《识字5》课始,我就吟诵起《三字经》中的“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含义。有的说:“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有的说:“这四个季节循环往复、永远也没有尽头”。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我即刻让他们进行一分钟的即兴背诵。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我恰时导入:“看来大自然就是这么循环往复,充满奥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白雪皑皑的冬日美景之中。”
  二、课中诵“经”,深入浅出
  历史是一个延续、系统的过程,有许多寓意深刻的故事,给人以启迪。小学语文新教材中也大量采用历史故事,在掌握语言文字、提升语文能力的基础上,传承历史精神。但教材空间有限,只能截取一些历史片断,不利于学生去了解历史状况、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理解和感悟文中的寓意。而琅琅上口的三字诵读易记、易学,又不会让学生感到太累。
  如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大禹治水》的故事,学生对于当时治水“要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那份“千辛万苦”很难想象得出,体会得到。此时,我让学生听诵“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夏有禹,商有汤”,告诉他们自羲农、皇帝创世以来,到尧舜盛世,再到大禹治水,国家还处在刚刚起步的原始时代,对于黄河泛滥这样的天灾,只能运用落后的木制工具,根本没有任何机器,完全靠双手挖河劈山运石,可想而知,那要花费多大的人力、物力呀,难怪他会13年不回家!再次带领学生集体吟诵这一段,学生不仅深刻体会到大禹治水的艰辛,而且对历史的背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课尾念“经”,回味无穷
  每一堂语文课都应当是一个完善的整体,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还要有韵味无穷的“尾声”。课尾引用《三字经》,可以统领全课,积淀语言,升华主题。在深深的震撼中结束新课,使结尾余味无穷,给人启迪。
  例如教学《沉香救母》时,我进行了课尾总结:“沉香为了救母亲,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经历重重困难,终于和母亲团聚。他多么勇敢,也是多么爱他的母亲啊!”这时,立即引出“古时不仅有沉香救母,还有黄香温席的故事”,出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让学生齐诵,让其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必须牢记于心,一辈子都不能忘。
  四、课后赛“经”,百生争鸣
  现代的文章大多直白、易懂,而古代的文学精炼、深刻。学生进了初中,一下子接触古文,会难以适应。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渗透、介绍一些古代的经典论著,不求学生能看懂,但求学生能知晓。而《三字经》非常好地把这些名著精炼成三字韵文,“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诗既亡,春秋作。”通过这些诵读,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诗》《书》《易》《周》《礼》《春秋》,形成你读我读他也读,诵“经”念“经”“百生争鸣”的阵势!
中华文化,广博精深,具有海阔天空的宽广性和高深奥妙、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系统性,《三字经》就是其中的瑰宝。作为一个语文教育者,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能做到“教之道,贵以专”,用“经”点亮语文课堂,从而把中华文化精髓播撒到学生心中,让他们不断地传承下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