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可见,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好基础,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中首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和习惯。要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有强度与难度
课堂教学应该是对智慧的启迪与培养,然而,有些教师提问时没有精心设计,没有层次性、逻辑性,杂乱无章,在一些重要环节的安排上缺乏深思熟虑。如有位教师教学三年级的《石榴》这一课时,准备用猜谜的方式导课,她在屏幕上展示谜语:“胖娃娃,最爱笑,笑红身子笑破嘴,笑得大嘴合不上,露出满嘴红玛瑙。”并说道:“同学们猜是什么水果呀?”但是当教师的话音刚落,讲台下的孩子们就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石榴!”一个环节就这样轻描淡写而过。教师才说半句话,学生们便知道了谜底,没有思维的强度与难度。教师设置猜谜这一环节,原意是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获得思考的乐趣,然而,学生们不约而同、脱口而出地揭开谜底。这样,原先的教学目的就形同虚设了。
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是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索与创新,对学生学会学习和适应社会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有完整性
世界是整体的。如果我们没有以整体的思想来观摄,我们的认识就是一孔之见,或是片面之词。《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训练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能力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心之一。但在我们的课堂中常常会遇到这方面的缺失:如一次我校语文教研活动课,教师上的是《西湖》,她引导学生读准读好生字词,且重点完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一任务后,到了课尾,她进行范读,并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些什么?在学生们的答案中,有的说课文讲了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有的说讲了西湖边看到的景色很美,有的说讲了西湖湖心有三个小岛……其间老师穿插一些“好!”“你来!”“还有吗?”之类的话来过渡承接。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学生们各抒己见。但读过全文多遍以后,学生们的回答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也许,教师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面,让更多的孩子都有机会来发言,但学生们读过课文多遍以后仍对文章主要内容不甚了了,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方式是片断的、散漫的。其实,在学生们只言片语、七嘴八舌的时候,教师如果能稍加引导:“说得不错,看谁说得最完整!”这样,学生们就不会对课文浮光掠影地理解,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完整地思考,有助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有广阔性和开拓性
广阔性的思维也是良好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次研讨课中,一位教师上的是《金子》,课文讲的是彼得在淘金无望并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雨后土里长出了小草,淘金者留下种花,终于大获成功的故事。他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收获是不现实的。课文中彼得在找金子的时候,“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了”,这说明彼得是能吃苦、十分勤劳的人,但他没发现一丁点儿金子。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想象,加以感悟。
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门外谈》中提到,我们要鼓励学生“想大事、立大志、说大话”,即所谓“少年意气,慷慨文章”。喜欢思考问题,包括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这正是青少年思维的一个特点。语文课堂的思维训练,应该尊重多元理解,尊重不同的声音,尊重我们未知的世界与思想——这是对于思维本身的尊重,对于生命探索过程的尊重。
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体验学习本身所劳来的快乐,进而使自己主动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