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脱口秀”实验班诞生记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片段训练”是个宝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4期 总第4782期 2014年03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4期  下一期
“片段训练”是个宝
来源:金坛市五叶小学 作者:袁小芳 发布日期:2014-03-21 15:35:17

  小学生作文刚刚起步,更需要扎扎实实地训练。因此,我们应该“化整为零”,有计划地进行片段练习,“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做了一番尝试,效果还不错。学生们不但作文兴趣高涨,而且写作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在校、县等各级作文竞赛中屡获佳绩,并有多篇学生习作发表。
  一、紧扣阅读教学,模仿技巧
  模仿是写作的基础,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善于从课文中取宝,结合重点训练项目和学生的写作实际,巧妙地设计片段练习,让学生模仿。如教完《海上日出》《夕照》,在感受到日出和日落的动人景观后,我引导学生模仿作者的结构和写法,细致观察岩城日落,并展开想象,按时间顺序描写太阳落山的情景,写《日落西山》《岩城日落》。学了《桂林山水》后,我让他们模仿作者综合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此外,还可让学生根据诗句、插图、文句等,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改写,扩写。如在教学《游园不值》古诗时,我曾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为题,让学生结合平时见闻感受,大胆想象园中景色,描绘园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并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服务课堂作文,突破难关
  为了进一步解决学生描写不具体的问题,有一次我还特意请学生上台表演(小弟弟激动地说:“哥哥,我爸爸钱很多哩!”),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他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并注意体会人物感情。一交流,学生写得还挺生动的:“我刚躺下午睡,小弟弟来了,拉了拉我的衣服将我叫醒,眨巴着眼睛激动地对我说:‘哥哥,我爸爸钱很多哦!两毛和五毛,都有两张哩!’我听了捧腹大笑。”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确定某一位同学为观察对象,要求抓住特点,仔细观察他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写的时候,文中不准出现被写者的姓名,最后让其他学生猜猜他是谁。学生对这样的训练很感兴趣,一个个总是热情高涨。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还可让学生挑选一个不太理想的段落,精心修改甚至重写。
  三、放手生活实践,提高水准
  平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把观察和练笔有机统一起来,用片断训练将它落到实处。如有一节课正上课时,忽然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狂风吹得窗户“叭叭”直响。学生们都无心上课,我便因势利导,借机让学生欣赏,并把看到的写下来。一交流,那水平让我惊叹不已,简直让人怀疑学生是从作文选抄来的。
  为了让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我结合《劳动》《美术》《自然》等学科,让学生放手生活实践,进行片段训练。
  四、鼓励勤写日记,养成习惯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水平,养成良好的练笔习惯,我要求学生认真写日记,把当天比较有意义的材料写下来,可以是成篇,也可以是片段,字数也不作规定。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日记里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有时候,我命题日记内容,对相同的题材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层训练,各有侧重,多次训练,不断提高。如在训练学生写《教室前的三角梅》时,我分3次从三个方面给学生提出要求:1.“认真观察,用一段话,把三角梅的外形总体特点写下来”,要求“句与句要连得起来”,解决连句成段的问题;2.“仔细观察三角梅的各个枝条,及枝上的花、叶,并展开合理想象,写一两个片段”,要“抓住特点,写清楚,写具体”,以此解决把内容写具体的问题;3.“写出你为什么喜欢它?把它的品格和你的感受写出来”,以此解决思想感情深入的问题。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地分解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扎实了,同时也更具体地知道作文该怎样写了。几篇日记一连接,就巧妙地形成了一篇精彩的习作。
  现在,班级里看到作文就头痛的学生少了,喜爱作文的学生越来越多了。“片段训练”能帮学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它就像法宝一样,在不断地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