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尝试与创新 一本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美国数学教科书———《MiddleSchoolMathCourse1》 如何教外来幼儿学说普通话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4期 总第4782期 2014年03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4期  下一期
如何教外来幼儿学说普通话
来源:靖江市八圩幼儿园 作者:项玉莲 发布日期:2014-03-21 15:41:18

  我园地处长江边,随着沿江经济的蓬勃发展,幼儿园来了许多外来务工子女。这些孩子随父母走南闯北,性格活泼开朗,自然大方,但最令人烦恼的是语言不通。《纲要》中指出:“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又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我从幼儿的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入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普通话。
  一、家园配合,让幼儿听懂普通话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每次教育活动,我都力求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例如小班今年刚来了一位云南白族孩子叫洋洋。自出生以来,洋洋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幼儿园。其他孩子说话,她什么也听不懂,急得直掉眼泪,没有安全感的他,拽着母亲的衣角不松手,家长也手足无措。
  看到这个情况,我首先找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爱好、脾气、性格,鉴于洋洋的特殊情况,我让洋洋的妈妈在幼儿园暂时陪读,了解幼儿园的常规。平时老师说的话让她妈妈用方言告诉洋洋一遍,再让她用普通话学说一遍,我们还请洋洋的父母在家也尽量用普通话跟洋洋交流。家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在家庭这种一对一的对话中,更能快速提高她的普通话能力。并且,习惯成自然,在离开家长时,她也自觉地用普通话与别人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洋洋终于能听懂普通话,并独立地在幼儿园生活了。
  二、创设环境,让幼儿学说普通话
  1.在游戏活动中学说普通话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幼儿好模仿,敢讲敢说,乐于与人交往,而角色游戏等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良好途径。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我以客人的身份进入,牛牛扮演“妈妈”问我:“你是谁?”我说:“我是项老师呀。”牛牛打开门笑着说:“欢迎,请进!”我进去后问他:“你在家干什么?”……从对话中不难看出,幼儿是借助语言的交流来丰富和完善游戏的。教师为幼儿学说普通话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幼儿学起来非常轻松自然。
  2.在生活的各个环节练习普通话
  《指南》中指出,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纲要》中也强调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利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帮助幼儿练习普通话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晨间谈话时,我会有意识地让外来务工子女说新闻,说家乡趣事;进餐前,让他们做小小服务生,询问小朋友们有什么需求;园内散步时,我就让他们讲讲看到的校园内的变化;该午睡了,我让他们听故事、儿歌;离园回家,我让他们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讲幼儿园一天的趣事。
  三、帮助幼儿纠正方言,正确学说普通话
  用普通话交流不仅是一种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还是一个人知识底蕴及文化素养的体现。通过调查发现,我园大部分的外来务工子女都来自五湖四海,有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重庆、浙江等地的孩子,还有回族、白族的孩子,他们的方言也是五花八门。
  因为幼儿的语言明显带有家庭主要成员在沟通方式上的特征,首先我们对家长进行了培训,让家长在家讲普通话,给幼儿作讲普通话的表率;其次,教师们利用朗朗上口的绕口令、儿歌等多种形式帮助外地幼儿纠正发音;平时,教师也注意规范自己的发音,保证正确。遇到不能确定的字词读音,就查字典,及时纠正错误,以确保在孩子面前运用正确的语言,并注重帮助幼儿将口语化的民族语言转化为标准的普通话,使孩子们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得到了规范语言的熏陶和教育。
  普通话,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通用语言。作为中国的公民,都应当学会学好。作为幼教工作者,帮助外来务工子女学好普通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对每一个进入我班的流动儿童,我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帮助他们快速掌握用普通话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当一个个孩子兴奋地叫着“我会说普通话了”,就是对我最高的褒奖。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