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美术课堂里悄然绽放的“七色花” 认清课程性质培养读写能力 高楼万丈平地起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
学科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6期 总第4801期 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6期  下一期
认清课程性质培养读写能力
来源:射阳外国语学校 作者:李超群 发布日期:2014-04-21 08:44:17

  研读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发现,新版的“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上,与2001版《实验稿课程标准》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版的“课程标准”保留了原实验稿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定义,同时增加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描述,从而使语文的课程性质具有四种基本属性,即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进一步阐明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与基本特点。
  一、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习母语,主要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推论,语文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和掌握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过程,“工具性”的意义不言而喻。叶圣陶先生关于“工具性”的论述,一以贯之地强调着对培养思维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视。在他看来,语文不是静止的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语文学科正像桥梁和渡口一样,沟通着人们彼此的思想,发挥交际的作用。学生在培养阅读、写作能力的训练过程中,同时思想受到教育,情操得到陶冶。这就是“文道结合”,是完全符合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的。
  二、人文性
  语文作为母语的学习,应当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正确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二是学生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升华。前者说的是工具性,后者则是人文性。工具性是语文教育之根基,人文性是语文教育之生命。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生共进的关系。我们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要正确地进行思想引导,把人文教育有机地渗透其中,而不是硬性贴上“人文”的标签。
  三、综合性
  如果说“工具性”和“人文性”分别构筑了语文教育的根基和生命,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则指明了到达语文教育理想“彼岸”的正确路径。
  所谓“综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语文课程的学习不能像数理化等学科那样单单追求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而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目标。其次,新课标对“语文素养”的阐释,也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学习,必须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融合,进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四、实践性
  语文学习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是学习母语的规律,二是人的认知规律。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正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强调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仅仅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就能获得的,必不可缺的条件是学生能动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语文教育必须树立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大语文”教育观,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而不是囿于书本,囿于课堂。
  对照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论阐述,我认为时下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没能牢牢把握培养运用语文工具能力这个重心。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认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培养是个“磨水”功夫,都愿意“捞现成的”,即欲在基础知识这个大版块的考试中不失分或少失分,平时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字、词、句的讲解与训练上,加大学生对于知识积累的要求,企图把所有的知识都贮存到学生记忆的仓库中去,到时候只需如数“搬”出。这种天真的想法和做法,都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知识不等于技法,技法不等于能力,即使从“应试”的角度看,近些年中考、高考的命题走向,知识也只显冰山一角,能力则占大半江山。
  语文训练绝不能程式化、技法化和表面化。一定要将思维活动根植于训练活动的土壤中,并且由浅入深地贯穿于训练活动的全过程。语文训练是否有效、高效,完全取决于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思维的持久性、深刻性和多样性。我们说,学生思维要灵活,主要指训练过程中的生成,它是由思维参与的激情火花点燃,在向未知方面挺进的关节点上,意外发现的通道和图景,是训练活动中难能可贵、无法预约但又可以预设的精彩。为此,教师必须大力倡导、鼓励学生爱智求真,质疑问难,探究思辨,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切不可再走填鸭灌输、机械刻板的老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