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冬天里砍树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借分”让学生扬帆远航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6期 总第4801期 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6期  下一期
“借分”让学生扬帆远航
来源: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黄蒲小学 作者:鞠昌进 发布日期:2014-04-21 13:44:21

       问题聚焦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多数家长仍然沉浸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很少关心孩子学习的过程,只看结果。此类“唯分数论”,已不是个别现象,这既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也不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维护自尊心,拥有自豪感。
       著名的教育家亨利·戴克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只有最好听的鸟儿才唱歌,那树林将会太寂静。”我们的教育要让每位学生满怀信心地实现生命的价值,要让每个学生的生命之花开得更绚烂。
       镜头回放
       我班的章鑫(化名)同学,四年级时由于顽皮,每次调研成绩总是让老师摇头。在家长和班主任的建议下,他留了级。记得留级后刚开学的第一次考试,他的数学考了56分,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就偷偷地将成绩改为86分,想回去好向家长有个交代。改分,能瞒天过海吗?他的这一行为还是被我的“火眼金睛”发现了。碍于他的自尊心,放学后,我一没有怪罪他,二没有跟他讲大道理,而是耐心地帮他检查分析了一下试卷,这才发现他有21分是因为粗心丢掉的,只要多对一道题目就可以及格了,说来说去还是不够认真。
       “学习就这么简单,弄懂了,细心一点,就有可能拿一百分!”等我说完,章鑫尴尬了几分钟之后,承认了自己的不诚实行为,请求老师原谅,并希望我“借”30分给他,目的是要让家长看到自己留级终于开始有了一点起色。我“圆”了他一个梦,但愿美梦能成真。
       扬帆远航
       至于“借”分这事我曾经听说过,但一直没有机会实施过,那天我们师生二人订下了这份“君子协定”。
       为了履约,章鑫立志远离马虎、不定神的坏习惯,要成为学习的强者。由于特别重视完成作业之后的检查,他大大提高了作业的质量。数学老师在一次小测验中看到了真有起色的他(测验内容是10条简便运算,全班56人中满分只有14人,他是其一),我在班级中及时放大他的“闪光点”,让他扬起学好数学的风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期末全市调研考试,章鑫的数学拿了94分,其他各科由于认真对待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最终进入全班十强。根据“协定”,照例是时候该还给老师分数了。94分虽然是第一次拿,如果还分,就仅剩及格的分数了。在他为难而默默不语的时候,我和数学老师欣慰地一笑:“你已经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老师对你很满意!希望你能有更大的进步!”由于进步较大,那一学期章鑫被大家评为“文明学生”。在这里我要自豪地告诉大家:章鑫同学已经两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成为前进队伍中的一匹“黑马”。
       教学相长
       学生改分,老师“借”分,这在新课程改革中怎样看都是不和谐的,但我们可以怀揣一颗童心换位思考:学生改分,有来自家庭和同学之间的思想压力,有想进步的欲望;而老师“借”分,正是看到了学生想进步的念头,是在保护学生的幼小自尊心,是在帮助学生跨越他与家长之间的那条“心河”,不想让学生与自己的发展机遇擦肩而过。
       “借”分数让学生减缓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又巧妙地让犯错误的学生发现问题,防微杜渐,这样诚实就会回到学生中间,这是一大育人的机会,在达到育人目的的同时,学生又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可谓教育的“双赢”。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只有入情,才能入理;惟有感化,才能有转化。
       “借”分一事,虽不值得提倡,但也确实挽救了一个有着“深邃”思想的学生,它足以让学生扬帆远航,我打心眼里为之暗暗叫好。
       学校就像是一个渡口,老师就是摆渡人,把学生送到理想的彼岸是老师的职责。凡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事,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值得去探讨和实践,为学生的发展掀开新的一页。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