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清音泽校园吟诵经典润童心———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经典吟诵微课程开发纪实 践行魅力生本打造高效课堂 以生为本顺学而教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7期 总第4811期 2014年04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7期  下一期
以生为本顺学而教
来源: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 作者:李匀 发布日期:2014-05-06 13:13:52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认为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现今,在全新教学理念的推动下,课堂教学逐步从以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为主转变为以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主。以生为本,顺学而教的课堂已成为我校的研究主题。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受外部刺激的影响,由此决定了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应该充满灵性,充满活力,让学生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在课堂实践中,我努力做到充分研究、把握学生学情,精心设计教案,课堂中顺应学情,顺势而导。
        一、充分了解学情,依学而设
        备课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在设计、准备一堂课时,我们不仅要吃透教材,更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个性迥异的学生。我在备《世界多美呀》这篇课文时就充分考虑了这一点。
        《世界多美呀》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里面的一篇课文。该课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以一只刚出生的小鸡的口吻,叙述了她认识世界的全过程,展现了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一个不停摇晃着的鸡蛋的画面,同时伴随着一连串有力的啄蛋壳的声音。我利用画面和声音的有机结合,力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融入小鸡的角色中,亲身体会小鸡在蛋壳中的感觉。为了让学生和文中的小鸡一样,透过小小的洞眼看到外面的世界,我又设计了让学生做个课间小游戏,举起自己的右手,握成一个小拳头,中间留一个小洞。提问:“看大屏幕,小鸡从这个小洞眼里会看到什么呢?”引导学生从自制的小洞眼里看课件上的相关图片,此时课文中小鸡看到的已经转变成他们看到的了,由此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描述,而不再是照着书上的内容来照本宣科。把文本中的文字内化为他们自身的感悟,学生不再是文章的旁观者,而是走进这个故事,成为故事的主演者。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故事中,使他们自己去感悟,由字得言,由言得意。这是我备课时设定的最终的教学目标。
        二、关注课堂生成,循学而导
        课堂教学是一个交流的动态过程,这是由教学对象的动态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所决定的。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情感、注意力等状况均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许多预先设计的东西会随着课堂的变化而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同样在对《世界多美呀》进行实际教学时,随着课堂的自然进行,我设计了一些全新的思考点。在第一自然段教学到“蛋壳里的小鸡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这一句时,为了指导学生读好这一句话,我提出“如果你就是这只蛋壳里的小鸡,当你一睁开眼睛以后就看见黄乎乎的一片,你心里面会有什么感觉?”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到小鸡的心情。而在让一位学生回答时,他给了与我预设截然不同的答案,他回答此时的他心里面是高兴的,因为他最喜欢黄色,所以他很开心。接着也有几位学生说出了不高兴、失望的感受。此时我意识到这句话可以以不同的感觉读出来。喜欢黄色的可以读出高兴的感觉,不喜欢只有一种颜色的则可以读出失望的感觉。
        每个学生的体验是细腻独到的,如果没有第一位学生通过思考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也就抹杀了文中小鸡可能存在的兴奋的感情。所以教师所能做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激发学生灵性,张扬学生个性。
        语文的教学活动是一个个性化的生命活动,教师应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引学生穿梭在一篇篇充满灵性和人文关怀的故事中,以主人公的身份走入故事中,通过对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拨动他们心中诗的琴弦,点亮他们内心发现和创造美的心灵火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