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伴学生一路前行———关爱留守儿童例谈 学业成绩多元评价的几点做法 家长育儿现象扫描与解析
德育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0期 总第4839期 2014年06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0期  下一期
爱,伴学生一路前行———关爱留守儿童例谈
来源: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作者:唐海鸿 发布日期:2014-06-23 08:10:12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挣钱养家,对他们只能选择遥远的牵挂;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只能守候在“空巢”里与年迈的老人相依相伴,期待着节日与父母短暂的重逢。他们常因思念父母而满眼泪花,他们做梦都想有个温暖的家,他们就是孤独无助的留守娃。
  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融入到集体生活,我校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室”,为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翻开了一个新篇章。
  心手相连,寻找孤独的天使
  工作室成立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学校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如何,并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家校联系,摸清留守儿童生活情况。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会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生活环境,以便在教育这些孩子时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细心甄别,关注个体差异。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同样,这些“孤独天使们”面临的生活学习状况也不尽相同。他们有的存在心理问题,有的学习无人管理,有的行为习惯差,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有了解了具体的差异,教育引导时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工作室要求每位教师在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和对个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在卡上写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以及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教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
  儿童之家,照亮孤独的天空
  用爱去调和出留守孩子内心最美丽、最丰富的色彩世界,是“留守儿童工作室”所有人的不懈追求。
  “爱心天地”助成长。班级是留守孩子日常学习的主阵地。教师们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让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们。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句生日祝福或送上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在班级里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美图”,精办“爱心宣传栏”。
  亲情热线诉深情。经过进一步了解,教师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境贫寒,家长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而疏于和孩子沟通,部分孩子由于亲情的缺失,在生活中显得沉默寡言,这样的性格极易衍生出一些极端行为。
  一天,学校张老师途经一个班级门口时,看到一个男孩把另一个男孩从教室拖到走廊,并对他拳脚相加,打人者双眼流露出的凶狠让张老师吃惊。
  这个男孩叫清,父母早年离异,父亲把他扔给年迈的祖父母,一走就是四年。这孩子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脾气很暴躁。
  怎么办?张老师千方百计地和清的父亲联系上,由于家庭经济差,清家里连电话都没有,父亲即使想和儿子交流也是有心无力。感叹之余,张老师的手机成了清和他父亲的亲情热线。在张老师的关怀和父亲的教育下,清的性格开朗了很多,暴躁的脾气也逐渐消失。
  工作室成立后,学校了解到像清这样的学生还有不少,于是,学校专门成立了“心语吧”,让每个有倾诉需要的留守儿童都有机会和远在他乡的父母沟通交流。
  多彩活动趣无穷。留守孩子的天性也要在蓝天白云下自由释放,孩子的灵性要在诗情画意中获得抒发。我们充分合理地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给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我校活跃着的学生社团就像一股跳动着叮咚音符的清泉,在孩子心间潺潺流淌,滋养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天使,在歌唱……
  在学校文艺比赛的舞台上,一位曾让无数老师头痛不已的留守孩子这样朗诵道:
  曾经,我们是群孤独的留守娃,爸妈为了撑起这个家,常年累月地在外奔波,装饰了别人的梦,却掏空了我的梦;曾经,我们是群无助的留守娃,思念爸妈的双眼常满含泪花,爷爷奶奶的家,叔叔阿姨的家,怎比得上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家……
  如今的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茁壮成长,滋润着人间的真情幸福长大,老师就像是我们的亲爸妈,小伙伴团结互助亲如一家,多少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时刻把我们牵挂……
  我们是群幸福的留守娃!
  台下掌声雷动。原来这朴素的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已深刻影响了每个孩子,融入他们的生命之中。
  留守孩子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依然行走在路上,但愿所有留守孩子的明天更加美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