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伴学生一路前行———关爱留守儿童例谈 学业成绩多元评价的几点做法 家长育儿现象扫描与解析
德育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0期 总第4839期 2014年06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0期  下一期
家长育儿现象扫描与解析
来源:如东县掘港镇幼儿园 作者:吴亚梅 发布日期:2014-06-23 08:39:33

  现在的家长处在信息化时代,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育儿信息。但在实际育儿过程中,很多家长经常在理想与现实间徘徊或产生教育错位现象。
  【案例一】幼儿园组织到动物园春游的亲子活动,孩子看到各类猛兽,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一家长挡在窗口边抢着用手机拍照,边对孩子说:“别急,等妈妈拍好了你再看。”
  【案例二】幼儿园举行圣诞节庆祝活动,一教师穿上圣诞老人的衣服给孩子们送礼物,孩子们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氛围中。放学时,丁丁高兴地对爸爸说:“今天圣诞老人给我们送了礼物呢!”丁丁爸爸说:“别瞎说,那是假的!”
  【案例三】家长半日活动中,一家长自豪地对旁边的家长说:“我儿子游戏玩得特别好,手机中很多的东西我都不会,孩子一玩,一会儿就会了。”
  【案例四】这天是家长开放日,冉冉高兴地画着小蝌蚪,不停地问妈妈:“妈妈,我画得好看吗?”冉冉妈妈说:“豆豆画得像多了。”冉冉“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解析:
  一、从“因”上探究,转变观念是前提
  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说知不如闻知,闻知不如亲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到的,孩子的感受会更深,所以闻知与说知必须植根于亲知,方能发生效力。
  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并不完全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不了解孩子最需要什么。旅游中,家长喜欢拍照,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却未满足孩子与动物亲密接触的情感需求。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之一,家长要有科学的游戏观,当孩子在无忧无虑地游戏时,家长要放下长辈架子,与孩子同玩同乐,让他们体验到被关爱的快乐,而不要生硬、冷淡地对孩子说“这是假的”,挫伤孩子的游戏积极性。其实,圣诞老人的真假对于他们来说本无所谓,关键是圣诞老人的礼物让孩子得到了被关爱的情感满足。
  二、从“导”上探索,平等尊重是关键
  孩子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手机的很多功能有的成人都不会用,孩子通过摸索却能了解。这种探索精神值得鼓励,但长时间注视屏幕对孩子的眼睛是一种伤害,家长不能对孩子听之任之。还有一类家长,为了自己省心,经常让电视或者电脑“看管”孩子,致使孩子在情感上得不到满足,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家长要对孩子高度负责,真心付出,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真正从孩子内心需要出发,坚持平等、尊重的原则,注重言传身教,正确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孩子终身受益。
  上述案例中的冉冉,以探寻的口吻询问妈妈,其实是想得到妈妈的肯定,但妈妈却不了解冉冉。孩子年龄虽小,但他们也跟成人一样,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美。尊重孩子应从一言一行开始,不要总把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进行横向比较,这样可能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应该多运用纵向比较,树立孩子自信。
  三、从“效”上探寻,科学评价是方向
  幼儿的情感是比较直接的,容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情感更外露,在具体的活动中更希望能得到成人的鼓励。家长不要随口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多一份理解与赏识,科学评价孩子的言行与作品,让孩子充满自信。
  成人和成才同步,情商和智商相得益彰,这是每一个家长的渴望。很多美术老师会让孩子临摹范画,但范画往往会限制孩子的思维与想象,有了范画,孩子们画出来的往往是千篇一律的作品。一位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在美术活动时从来不画范画,他们班的孩子美术作品真是百花齐放,很有看点,孩子的思维很活跃。
  案例中的冉冉可能会因为妈妈的一句话,渐渐地失去对画画的兴趣。家长不应该用成人的眼光来评判孩子画得如何,重要的是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充分认识到科学育儿的重要性,真正担当起幼儿教育的启蒙者角色,不仅要关心孩子学到什么,还要了解孩子是怎样习得的,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的探究操作,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家长要自己学会筛选,先进的东西不一定都好,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身心健康发展有利的,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