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学生心灵之窗 巧用眼神“点燃”课堂 引源头活水扬生活之帆小学生习作生活化教学策略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0期 总第4839期 2014年06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0期  下一期
引源头活水扬生活之帆小学生习作生活化教学策略
来源:射阳县海河小学 作者:束年永 发布日期:2014-06-23 14:39:2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目前小学生习作教学应试、命题化倾向仍然严重,很多学生的作文中满篇假话、空话、套话,几乎看不到真实的作文。许多学生之所以感到写作文时无从下笔,根源是他们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使作文言之有物,教师必须带领学生体验生活,因为“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作文教学应当学以致用。习作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一、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是写作的入门阶段,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写作。
  (一)课堂表演促写作
  教师在习作课上可以通过场景展示、小品表演、课本剧编排以及配画日记等形式,将课本、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再现,从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如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因琐事吵架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可“借题发挥”,以身边的小事为蓝本编排短剧。学生看完短剧之后进行小组讨论,接着再进行习作练习。学生对短剧内容深有感触,也从中受到了教育,写出的作文自然就有真情实感。
  (二)赛后观感助习作
  小学生几乎都有畏惧写作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助于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难心理。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对小学生充满吸引力,教师可借助比赛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小型比赛有很多,比如扳手腕比赛、成语接龙游戏等。赛后学生们情绪高涨,这时再让他们进行习作练习就水到渠成了。
  二、走进生活,丰富素材
  教师要将作文教学融入生活,指导学生做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一)指导学生在自然中观察生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生活;多思考,捕捉灵感;多阅读,积淀底蕴;多练笔,提高水平。
  儿童对大自然有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引领学生亲近、了解和认知大自然,从中积累作文素材。比如让学生观察城镇、街道中的细微变化,留心家里生活用品的添置情况,观察宴席上各类人物的表现。教师要提倡学生写观察日记,教会学生写日记的方法,指导学生细心地观察生活,使其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掌握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比如我经常布置一些操作性作业,如栽一颗树、学炒家常菜、当回小记者访问当地老红军等。
  与此同时,我还推进课内外阅读实践活动的长期开展,不定期举行阅读竞赛,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
  三、多元评价,点亮心灯
  鲁迅先生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新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作文评改的观念。
  (一)评语生活化
  评语是教师批改作文的主要阵地,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渠道。传统的评语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教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对于学生词语的巧妙运用,教师应给予高度赞赏,对于作文中结构和用词的不足之处也要委婉指出。
  (二)方式生活化
  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采用多元化的评改机制,让学生在写作中点亮自己心中的明灯,完成自我的超越。教师由传统的单一批阅转变为多元化的开放性批阅,比如家长点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各种形式的综合运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习作中的“源头活水”很重要,作文的“源头”来自于生活的积累,脱离了生活的作文,那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小学生习作教学要让习作走进生活,让生活成为习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