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童心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童耕课程:“教学做合一”的立体探索 让儿童在感恩课程中成长
课程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0期 总第4839期 2014年06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0期  下一期
童耕课程:“教学做合一”的立体探索
来源:海门市德胜小学 作者:赵红星 发布日期:2014-06-23 15:18:04

  与时下教育领域所积淀的不良教学现象相对,海门市德胜小学因地制宜开辟“童耕园”,以“日记、日载、日思”为行动路径,最终形成“童耕课程”,办学探索坚持笃行而赢得一方百姓称赞。
  一、童耕乐园:增强孩子们对知识的好奇心
  在学校校园的东南角,有一块近2000平米的闲地和数间斑驳的平房。几年来,如何化腐朽为神奇,把这片区域建设成校园一景,一直是学校深思的主题。而面对教育现状的种种乱象,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无疑是一剂良方,于是“打造童耕园,让久离地气的孩子回归自然、体验耕作、学会劳动、享受快乐”的创意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同。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一个集“一带、两室、五区”于一体的“童耕园”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环园宣传带:在“童耕园”四周,我们设置了4块宣传橱窗和12块宣传牌,宣传橱窗按四季设计,配上精美的图片和相应的诗歌。12块宣传上布置的是24节气、传统农谚和与农耕有关的奇闻逸事。
  农耕文化室:以农耕文化的历史变迁为主线,以实物、模型、图文等形式进行展示,累计展示各种器具、模型、图片数百件。
  行知展览室:主要介绍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一生成就、教育思想、巨大影响等。
  教材映射区:学校组织教师将教材中涉及到的植物进行列表整理,然后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教学需要,搭建农业试验大棚,分季节组织相应年级的师生参与种植栽培。
  二、童耕课程: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如何将“童耕园”外在的环境转化成师生成长的跑道?研发高品质的课程成了学校的选择。校本教材《快乐童耕》集合农耕文化、行知文化、五谷时蔬、土特瓜果,中医药材、花卉盆栽、教材链接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再分设相关课程,每个课程下均设有“作物小名片”“知识超链接”“微型童耕园”“农具展览馆”“农谚知多少”等栏目,穿插童耕文化的变迁史,童耕文化中的奇闻轶事等内容。教材中既有童耕文化的实践,又有童耕文化的阅读,更有古诗诵读的欣赏、文化育人的渗透,学校努力让单一、枯燥的童耕实践裂变成立体可感的“童耕课程”。
  三、课程的建构:顶层设计+校本教材
  学校成立童耕课程工作室,集全校精英共同参与。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研讨碰撞,我们形成了童耕课程研发的总体思路,即坚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以知识拓展、实践探究为主要形式,以“童耕园”的开发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弘扬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为主要目标,在直面农民、了解农村、认知农业、理解农策的基础上,促进学科知识与实践体验的紧密结合。
  四、课程的实施:“教学做合一”+品牌活动
  学校坚持把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之中,每周安排一节课程作为童耕教育课。在班级成立童耕社团认领责任区域的基础上,学校专门组建了校级层面的童耕社团。学校教导处根据国家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编排了“童耕园教学做合一安排一览表”,德育处则设计了“童耕园活动绿色评价体系”,组织开展“星级评价”“德沁童耕之星”等评比活动,抓典型,带一片。
  结合童耕特色课程,学校每年举行“童耕文化节”,组织师生开展“体验童耕放飞梦想”等主题的阳光少年活动。文化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农耕文化知多少、农耕诗歌朗诵会、农耕手工擂台赛等若干环节。孩子们通过展示、分享、比赛、游艺等方式,不仅感受到田间劳作带来的无穷乐趣,同时也在竞技活动中培养了热爱劳动、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课程的保障:师资建设+多元评价
  首先,学校组织童耕工作室教师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并外出参观学习。同时在挖掘本地资源的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校作关于童耕的实践、创作和教学等方面的专项课题,并在经费、人员、奖惩方面给予倾斜。其次,加强评价激励。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进行总体规范,为课程有效实施保驾护航。
  几年的细心呵护、精心培育,海门市德胜小学的“童耕园”初具特色,师生们也都把参与童耕实践当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最佳方式。相信只要坚持,“童耕课程”一定会绽放更加迷人的风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