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评价因“你”更精彩用信息技术为绘画评价插上灵动的翅膀 借助多媒体再现诗词的意境 初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实践探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1期 总第4849期 2014年06月2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1期  下一期
借助多媒体再现诗词的意境
来源: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 作者:陈占万 发布日期:2014-06-30 16:42:43

  古典诗词的凝练,让读者回味无穷。但是,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在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意境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再现诗词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最终深入诗词所表达的情境之中,实现对诗词的透彻认知,达成教与学的目标。
  古典诗词的教学一般可以采取三步教学法,即初读感知、再读理解、深读感悟。依据这三步,我们可以有机运用不同的多媒体形式辅助教学,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一、初读感知:音画并用,提升效果
  古典诗词具有押韵的特点,这赋予诗词音乐美。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典诗词常常把复杂的画面浓缩在简短的词句中,赋予诗词绘画美。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结合运用录音和投影技术,在配乐朗诵的同时,呈现画面,帮助学生感知诗词的大概内容,为之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例如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在朗诵时,可以配上林俊杰的歌曲《醉赤壁》,同时,搜索百度图片中关于古代气势恢弘战争的画面以及月夜美景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交融感知中,初步进入词的意境。
  二、再读理解:视频剪辑,形象再现
  大多数的古诗词都已经有了现代的影视剧作表现,把诗词表现的内容通过剧情展示给读者。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适当地选择相关的影视资料,根据教学需要加以剪辑,帮助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我从《中华古诗词》中下载了该诗的视频,并根据需要进行剪辑,重新整理成了一段完整的视频。在教学过程中,我反复播放这段视频,让学生边看视频边用自己的话进行描绘,而描绘的过程便是对诗意的解读过程,亦是学生各种能力的锻炼过程。学生不仅进行了生动地描述,有的学生甚至将之编成了一篇极美的叙事散文,使诗歌描述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再现出来。
  三、深读感悟:制作课件,感受意境
  借助多媒体课件,我们可以对课件中的文字内容进行多方位的、立体的展示,让学生在学习中,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地感悟作者写作的思路,深刻把握诗词丰富的内涵,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当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前,要把诗词内容归类,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展示作者创作的思路和作品的内涵,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文章的重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泊船瓜洲》一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理解全诗的诗眼。教学时,我制作一段动态课件:春风吹过,小草钻出嫩绿的“脑袋”;桃树、李树上花团锦簇;蝴蝶在快乐地飞舞、蜜蜂在辛勤地采蜜……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诗中所表达的万物生机勃勃、绿满江南的意境,而且还领悟到诗中语言文字运用之妙。
  诗词教学在多媒体辅助中,不仅精彩纷呈,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