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体会存在的价值 习作课堂因观察得法而得心应手 浅议中小学英语衔接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2期 总第4892期 2014年09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2期  下一期
习作课堂因观察得法而得心应手
来源:沛县张庄镇中心小学 作者:张燕 发布日期:2014-09-03 13:22:55

       在习作过程中,我常听到有些学生说:“我就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些什么。”还有些学生说:“我一提笔就头疼,不知道从何写起。”有的学生就算写了也多为敷衍之作,内容不具体,且缺少真情实感。怎样改变这种情况?我认为在教会学生掌握观察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方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教会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
       我们在指导学生观察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选择那些有意义的、有科学价值的事物,要交代清楚观察的对象、范围、重点等。学生只有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观察,才能深入、全面地了解被观察的事物。
       如在习作课上,我指导学生写《我们的学校》这篇作文时,我首先对学生提出了观察前的要求。我让他们先从远处观察,对学校有个整体印象。如在观察学校大门时,我指导学生留意大门的设计风格、颜色、校名等,然后我要求学生按照大门——花坛——操场——草坪——教学楼的浏览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校园的主要景色,熟悉它们各自的特色等,最后将草稿整理成一篇作文。由于学生观察时有目的,且观察得较为具体、细致,因此大多数学生能按照由总到分的顺序,重点较为突出地写作,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去观察
       事物的特征最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教师在习作课堂上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教会他们抓住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观察人物,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特征,进而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学生写《我的老师》时,我引导学生把握住最能突出老师特征的方面进行观察,有的学生对老师那双“会说话”的眼睛进行观察,有的对老师的满头白发进行观察,有的对老师幽默的课堂语言进行观察,最后习作中刻画出了众多性格各异、亲切和蔼的老师形象。
       观察植物,要从植物的各个部分进行细致观察。如《喇叭花》一文,作者抓住了喇叭花生长各个时期的特点,因而写得既真切又形象。
       观察动物,就要从动物的神态、动作、生活习性等方面抓住特点。如《猫》一文,作者抓住了猫性格古怪这一特点,没费过多的笔墨,就把猫的性格、神态、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教会学生有顺序地去观察
       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是人们从事一项活动的基本做法,而观察活动也不例外。如写《我喜爱的花草》时,我带领学生们到学校的花圃里进行观察,然后指导学生先由花草的总体特点,再具体到茎、叶、花的顺序进行观察。在观察花的时候,又分别从花的颜色,花瓣的特点,花蕊有何不同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顺序是写好这类文章的重要法宝。学生掌握住观察方法以后,在花圃里找到自己喜欢的花草进行观察,然后动手去写一写。这样的教学形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到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的道理。
       四、教会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
       在习作课堂教学中,我还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味觉去观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如我在上《我喜欢的一种水果》这节写作课时,我让学生将最喜爱的水果带来学校。上课后,我首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水果拿出来,有的带了苹果,有的带了香蕉,有的带了桔子,还有的带了猕猴桃。学生们兴致很高,议论纷纷。
       习作时,我让学生先看,从水果的颜色、形状入手,看水果的表皮颜色怎样,形状大小如何等。其次,我让学生摸一摸水果的表皮,光滑细腻,凹凸不平等。最后,我让学生品尝一下水果的味道。通过品尝,知道水果的酸、甜、苦、辣,同时也加深了对水果的了解。让学生充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和比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中,我运用以上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观察的习惯。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