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脑绘画对信息技术课的影响 给学生一个适合自己的语文课堂 小词语也能大放光彩
学科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2期 总第4892期 2014年09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2期  下一期
给学生一个适合自己的语文课堂
来源:兴化市实验小学 作者:戴冠兰 发布日期:2014-09-03 16:12:39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说过,想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给予孩子何种教育。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也在时常思考这个问题:我该给学生创设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呢?
        一、课堂上充分互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课堂中学生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呢?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完全取决于教师如何组织教学。
        1.依据教材,读中感悟
        语文课堂是一个大课堂,它不像其他学科受到诸多限制。教师只要依据教材,让学生反复阅读,可以使其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因为每一篇文章涵盖的知识面都非常广泛。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用语言文字去很好地表达真情实感。以《蚕姑娘》为例,首先课文的插图让人感到蚕跳动的生命力,因此学《蚕姑娘》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前先去观察蚕;上课时,教师和学生交流蚕生长过程中的照片和观察日记;在之后的朗读课文中,学生就可以结合实际观察,从文本中进行深刻体悟,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溶情,相得益彰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溶情,因为“情”就是学好语文的“催化剂”。以《母亲的恩情》为例,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段导语:“妈妈爱你吗?你爱妈妈吗?为什么?”“妈妈都为你做了什么呢?”……作者、教师、学生“三情”共振,开启了学生情感的闸门,使学生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师从中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之后再结合“母亲节”“父亲节”的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受到教育,“文”与“道”并行,相得益彰。
        二、创设课堂情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创设精彩课堂导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堂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课堂中的精彩导入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所在。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创设情景问题,因为在激发学生求知欲上,创设情景问题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在教学《“黑板”跑了》一课时,我设置了“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了呢?”“黑板两个字为什么要加双引号?”这两个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启迪学生的想象思维,让课堂教学氛围在学生的讨论声中,形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2.创设诱人操作情境,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由原来的主讲,变为现在的引导。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全过程当中,是目前主要的问题所在。作为教师,可以让学生主讲一些简单的知识点,让他们亲身体会“教师”这个角色,让他们带领学生朗读,使其独立获取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从而体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要过分批评,而是要耐心地适度纠正;当学生成功时,教师一定要及时表扬,要肯定他们的成功之处,同时这也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
        三、整合优质资源,促进学生多元化学习
        当今,语文课改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要充分利用语文资源,促进学科之间的紧密融合。比如识字教学,教师首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来引导学生识字;其次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认名字,来达到认字的目的;最后可以借助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实物、图片和网络媒介,来提高学生平时的识字量。只要教师能将课本知识与学生课外知识的获得渠道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多元化学习的目的。
        总之,教师作为人民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让语文教学能真实而充分地“活”起来,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