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品读、感悟与提升 巧用课文插图提效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学科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2期 总第4892期 2014年09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2期  下一期
语文课堂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来源:射阳外国语学校 作者:卞国林 发布日期:2014-09-03 16:17:53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性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但是某些教师却认为只要自己的学生成绩优秀就行了,往往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课堂”的评价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多维度的,既有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要求,也有情感、价值观和思维能力方面的要求。换言之,信息丰富、思维含量高兼顾情感培育,能够触及人格与灵魂,是有效课堂的重要元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放眼长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们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学习,将潜能充分释放,才能达到有效课堂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要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至少应树立以下四点基本认识。
        一、构建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
        一些学者认为可以把教师的课堂传授比作舞台上的表演艺术,因为教学行为与舞台表演行为之间有着很多相似点。但是笔者以为,如果教师把授课一味看作表演、演讲的话,难免会照本宣科,视学生为观众,师生之间没有沟通交流,课堂往往会变为教师单方面的活动,缺少学生有效参与的课堂自然谈不上高效。教师可以把课堂当作舞台进行表演,但这表演应适可而止、点到为止,应是抛砖引玉,把有限的空间和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把自己的潜能挖掘和释放出来。因为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交往行为,它必须要借助交往中的互动来进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
        二、构建引导学生发展的课堂
        传统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把机械训练常规化。通过机械训练,学生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能达到“标准化”的水平,但学生思维活力也会逐渐丧失,思考能力不断弱化,对事物的感知力日益降低,创新也与他们渐行渐远。所以我们不能将学生视为实验的受体、接受指令的机器,要认识到每位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成长背景是千差万别的,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是充满生命力的个体,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和判断力。我们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事物,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将书本知识内化为精神食粮,做一个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
        三、构建主动探究知识的课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诗人韩愈在他的《师说》中为教师的职责和角色进行了定位。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也是按照这样的角色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传授了知识,自己的职责也就尽到了。
        这种看法在当时或许是恰当的,但在信息化的今天,有待与时俱进。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所以,课堂更多时候应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场所。
        四、构建充分展现教育智慧的课堂
        课堂是多样的,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课堂,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情景。所以,课堂是动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人们常说,一个教师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就是这个道理。师生的心态、知识的积累状态、课堂的环境都在变化,这些都挑战着教师的应变能力,教师应当结合课堂情境的动态生成,根据自己对课堂的综合把握,及时做出判断,调整授课的方向和节奏。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强化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过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