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学之原点开启静默心扉 谈课堂教学落实“语用” 随学而导,重点突破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5期 总第4914期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5期  下一期
回归学之原点开启静默心扉
来源:连云港市浦南中心小学 作者:于宝梅 发布日期:2014-10-21 16:09:07

       一个圆,沿着周边,不管转了多少圈都将回归原点。当今世界各地语文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我国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也进入了理性回归的关键时期。传统教学以教代学的状况有所好转,但是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仍然不是件易事。
       一、静默的大多数:等待发现与挖掘的金矿
       “静默的学生”是指课堂上不发言或不善于回答问题的学生。课堂中,面对教师的提问,大多数学生低头不语,课堂成为教师和个别学生的“舞台”。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越来越不爱发言。分析其原因,其一是有的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一知半解,所以不敢举手;其二是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自己学会了就行,没有必要举手;其三是学生自信不足、缺乏交际与合作技巧,以及中国文化中“言多必失”“害怕丢脸”等传统观念,这些都是学生课堂沉默行为的主要原因。
       对于教师来说,几乎没有谁愿意面对静默的课堂,面对鸦雀无声的学生。其实这个“静默的大多数”是一个“含金的脉矿”,等待着每一位教师去发现与挖掘。
       二、开启静默的心扉:付出“成本”,收获“效益”
       营造对话的学习氛围。“课堂沉默”问题出在哪里?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营造对话的学习氛围。课堂“对话”的有效性,首先体现为核心教学环节的设计。核心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不仅可以打开师生对话的广阔空间,还能促使对话始终以核心教学内容为中心,进行有取舍的质疑、智慧的建构。
       在课堂中,很多教师往往给学生“下套”,希望学生最好能往“套”中钻,以此达到所谓的完美教学,其间忽视了课堂生成。时间一长,学生的能动性受挫,最终只好以“沉默是金”应对了,课堂“冷场”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教师应该用心与文本沟通、与学生沟通,让自己的情感与文本、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想说、敢说。
       调控学习活动的节奏。课堂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场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状况来控制、调节学习活动的节奏,在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地方稍加停顿,在学生感受不深的地方再给些读书思考的时间。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结构完整性、课堂教学精致化,无视学生的基础理解力等可变因素,一味顺着教师预想的教学思路往下进行。
       如我在执教《卧薪尝胆》一课时,课堂安排学生读词语:兵败会稽、受尽屈辱、卧薪尝胆、转弱为强。其实我是有意安排这些词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组合这些词语,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当学生说不顺时,我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而是教师包办代替,牵着学生的鼻子按教师的“步伐”走。反思后,我认为不能忙于过教案,而应该让学生们讨论一下,给学生充分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因为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体会、探索研究的时机。
       当教师把学生的“学”放在心上时,就会出现另一番景象。如教三年级上册《学会查“无字词典”》时,学生从“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中懂得“骄阳似火”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就是生活中的学问。当教师问学生:“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骄阳似火’的意思吗?”学生们立即陷入思考之中,一位学生说:“小狗吐着舌头,趴在地上,表明‘骄阳似火’。”这一下打开了学生们思维的闸门,有的说:“我们热得想吃雪糕,这是‘骄阳似火’的表现。”有的说:“马路都被晒软了,这也是……”
       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学习经验。“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生活着就是为了学习语文。”这话说得多好呀!语文教学就应该成为一种“有文化的教学”,语文教学就应该和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教师要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充分展开,使学生学习活动不再零散、不再呆板,使学生的“学”更丰富、多样、系统,让教学回归学之原点,课堂氛围更加积极、热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