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东坡文化” “五毛钱”风波 在自由的和风中感受幸福———读《上学记》有感 浅谈数学情境课堂的表象特征
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04期 总第5198期 2016年03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04期  下一期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东坡文化”
来源:宜兴市东坡小学 作者:谢崔萍 发布日期:2016-03-25 14:13:13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东坡文化犹如一条源远流长、亘古不息的长河,河水滔滔,不舍昼夜。继承和发扬东坡文化既是我们东小学生的义务和责任,又是丰富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时刻渗透东坡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光学习语文知识,更要学习东坡精神。
    那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把东坡文化的萌芽播种在学生的心田呢?“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以下结合本人实际教学,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在语文学习中赏东坡
    在语文教学中,课文中会涉及许多东坡诗词。如三年级学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新奇别致地以绝色美人喻西湖,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我在教四年级课本《题西林壁》中,告诉学生苏轼到达庐山,在李白《望庐山瀑布》如雷贯耳的情况下,不知难而退,另辟蹊径写出《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不仅充分体现了宋诗的理趣,还告知我们不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呀!
    二、在语文学习中学东坡
    当前的语文课堂光掌握课内知识是不够的,学生的阅读量不能满足考试的需求,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课外阅读就像一个后花园,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一源泉,就一定能让语文教学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我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外诵读苏东坡的诗词。他的词不像李白诗词的高不可攀,随性所至,却能引领你在自己的天地中翱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对亡妻的悼念,是苏东坡最感人的一首,自然之极,启示我们要爱家人,孝顺长辈;写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东坡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我们不禁被诗人乐观旷达的情怀所折服;在东坡诗词中徜徉,于是就有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豪情壮志,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的人生态度,有了“有书仍懒著,聊从造物游”的闲适情怀……
    三、在语文学习中做东坡
    正是秉承东坡先生的这些精神,我在语文教学中教育学生“做东坡一样的人”。在班内开展“争做小东坡”的常规评比活动,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乐学、文明、健康等全面发展的小东坡。     我还经常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踏雪长廊”文化墙、东坡诗词墙等,这些无一不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为了进一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东坡文化,我还配合学校经常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东坡诗词朗诵”“东坡诗词歌舞表演”“东坡故事比赛”等,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东坡先生的热爱。
    春风化雨勤润物,桃李芬芳香满园。东坡小学的教师肩负着传承东坡文化的重要使命,让学生接受东坡文化教育,是让其接受东坡文化的熏陶,也是帮助学生丰厚文化底蕴,积累精妙语言的有效途径!
    我相信,通过我们所有任课教师的不懈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探索东坡文化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东坡文化的文明之花就一定能开遍东小校园,发扬光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