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加减法 相信“爱的艺术”读《问题学生教育指南》有感 给你隐形的翅膀 教育人琐记六则
教育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0期 总第4212期 2011年04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0期  下一期
相信“爱的艺术”读《问题学生教育指南》有感
来源: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 作者:姜王华 发布日期:2011-04-20 17:16:26

     在教育教学中,最令我们头疼的就是“问题学生”了。也正是出于这样的阅读期待,我打开了《问题学生教育指南》。书中赫然显示的数据着实震撼了我——按照现行评价标准,我国现有的3亿多中小学生中,有5000万是“问题学生”。5000万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它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
     且不说这样的数据是否准确,但“问题学生”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学生”的教育已成为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是的,“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
     那么,面对“问题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呢?徜徉在书中,我寻找着,发现着,收获着……
     一、呵护自尊
     谁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即便是被我们视为“问题”的学生。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对“问题学生”更多的是冷眼相待,恶语相加,这会进一步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使他们对学校、老师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学会遗忘,遗忘他们的“过去”,应该摘下“有色眼镜”,真诚、平等地看待他们,尊重他们。尊重,会让“问题学生”从心灵深处萌发希望的种子。
     二、集体关怀
     对待“问题学生”,我们,包括学生常常不自觉地采取排斥、孤立他们的做法,因“近墨者黑”而“疏而远之”。失去老师、同学集体关怀的“蛆子”,便会求得自身的活动“土壤”,容易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拉帮结派,形成“小团伙”。让“问题学生”浪子回头,关键是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师生的关怀,让他们回到积极、快乐、健康的班级团队中。因此,我们对“问题学生”应张开双臂,引领其回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怀抱中,用集体的“暖流”来“融化”他们“受伤的心灵”。
     三、引导兴趣
     “问题学生”不完全是“笨小孩”,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学习上很可能是不够理想。但分数不代表一切。我们不妨用心来引导一下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变他们的一些坏习惯、不良兴趣,通过培养他们积极的、正当的、合理的兴趣爱好,进而发展他们的特长,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优点和闪光处,“长其善,救其失”。
     四、用其之短
     我们不仅要用人所长,也要学会用人之短。面对“问题学生”,在取得彼此的理解、尊重、信任之后,我们不妨来曲“反弹琵琶”——用其之短。比如让曾经违法纪律的他来协助老师管理班级;让缺乏责任心的他来负责关锁门窗;让成绩平平的他来帮助老师收发作业等。我们可以尝试用其之短,让其正视自身的不足,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为其提供“补短”的机会。
     读罢《问题学生教育指南》,我深切感悟到:“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凤凰涅盘的过程,也是一个化蛹为蝶的过程。教育感化“问题学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请相信“爱的艺术”,请相信“问题学生”可以“复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