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本切莫拘泥字眼 教育绝不是简单的拒绝 师者的幸福 送给孩子“三瓣花”
教育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8期 总第4403期 2012年03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8期  下一期
解读文本切莫拘泥字眼
来源: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 作者:郑先猛 发布日期:2012-03-20 15:51:06

     去年十月,著名教育学者、诗人、生命化教育倡导者与践行者张文质先生第一次走进枫桥,走进枫桥中心小学,传播其生命化教育理念。
     张老师来校后要先听听课,学校安排我上一节语文课,上什么课文呢?经再三考虑,决定就上《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的第二课时吧。在和同组老师交流时,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意蕴深厚,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况且和生命教育的内涵也非常吻合。但是大家都觉得这篇文章不一定好教,又是一篇新课文,可以借鉴的范例也很少,要想上好这篇课文不是一件易事。
     备课伊始,我深入解读课文,大胆取舍,最终明确了学习的重点和授课的思路,即按作者的所见、所想两个层面展开,逐层推进,进而收束全文,第二课时重点学习作者的所想并总结全文。课文的6~9节,作者想象到了高原的恶劣环境:持久的干旱,严酷的寒冷,高原风雪,雷轰电击;想到了这株柳树的成长历程:从遥远的河川飘来的一粒柳絮经历种种磨砺终长成参天大树;想到了家乡灞河柳树:长在河边,两三年便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想到此作者感慨万千,两相对比,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课在紧凑和热议中落幕,张老师听得细,记得实,想得远,让人钦佩。在下午的讲学中张老师把评课穿插其中。在肯定的同时,张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和我共同探讨:“青海高原的那株柳树和灞河边的柳树是同一种树吗?也许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树种呢?”是啊,它们是相同的树种吗?如果本身就是两种不同的树种,也许青海高原的柳树就像沙漠中的胡杨一样,就适合在这样的环境生长呢?那我们还需要对这棵柳树如此的敬畏吗?
     晚上我再次阅读课文,逐句分析,终有了这样的认识:也许,它们就是同一类树种。文中写到“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这粒柳絮来自遥远的河川,至于它是否来自灞河,那无从考证,也无需考证,至少它就是一粒平原柳树的飞絮啊!再有“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作者肯定地认为“高原柳”和“灞河柳”就是同一种柳树,不同的是它们所处的位置和环境,造就了它们各自不同的风格。
     如果从文中找寻依据和答案,我想仅此而已。可是当我跳出文章,再次审视课文的时候,我也不仅发问,这些不都是作者陈忠实的凭空想象和大胆推测吗?作者是看到了这棵神奇的高原柳树进而大胆逆推才有了课文中的“所想”。我想,作者的所想,也许是真,这真的是一个传奇。这粒来自河川的柳絮,耐高温,抗严寒,顶风雪,战雷电,最终昂首挺立于青海高原之上,造就了高原上一方壮丽的风景;也许是假,它不是飘洋越海来自河川平原的一粒柳絮,它就是高原土生的特异品种,它就适应在这恶劣的环境生长,作者如此写仅仅是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一种表现的手法罢了,也许……其实,从不同的角度、用不一样的思维去解读文章,结果必定是各执所见,个性化的解读课文体现的是学识、睿智和自己独到的见解,个性解读是课改理念的一种体现,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表面,拘泥于字眼,而应更多地去探寻文章所传递给我们的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贵有疑”,这是求学的精髓;“疑后方有获”,这是学习的路径。在不断的质疑和释疑中,知识和学问才会交替增长。对文本的审视,个性化的解读和教学内容主题的纲本合一。是的,教语文要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深入文本细嚼慢咽,斟字酌句,品味语文,历练智慧;宏观伫立回首篇章,审时度势,立足纲本,文本天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