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课堂 多元互动 多元互动,提高学习效率———谈E学习中学习小组作用的发挥 e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附:《春联》小组学习任务单
E教E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3期 总第4557期 2013年01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3期  下一期
e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来源:常州市戚墅堰区东方小学 作者:倪军 发布日期:2013-01-08 08:24:02

     当今,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也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e环境下的教学已经向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提出了挑战。何克抗教授指出“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谓e学习,笔者认为就是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多种智能终端设备技术和资源开展的学习。其目的是为每一名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在e课堂中,教师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呢?笔者将结合近期上的《春联》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e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导向者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教师的角色定位是知识的传递者。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的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竭力维护教师“知识权威”的形象。e课堂改变了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使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赖于课本的知识和教师的课堂讲解。在e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应该从“主体”变为“主导”,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以《春联》这课为例,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建立合适的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我首先设计了一份“小组学习任务单”(附后)。这份任务单简单明了、清晰有序,每一项任务都围绕着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让每个孩子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任务中逐步掌握春联的特点。最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课堂中的每一环节,通过自己的阅读体悟、小组合作等方式感知文本获得新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评定和反馈。其间,信息技术起到了有效的支撑作用。如为了突出春联的三大特点,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在关键处进行圈画批注,帮助学生在理解春联的同时,能读出春联的韵味,体会春联诵读时的声律美。运用反馈器进行“闯关游戏”是《春联》教学活动的一个延伸,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类似游戏的拼接春联活动中,再次认识和初步运用春联的有关知识,这也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反馈。最后利用“班级QQ群”反馈作业,使《春联》的学习认识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有效关联起来,使学生学习春联的热情不会因课时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延续到课外,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崭新的内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e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引者、导向者。
     二、e课堂中,教师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组织者
     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大大增多,面对海量的信息却常常无所适从,缺乏辨别信息优劣的能力。如何采集和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手段,是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其实一般的信息资源只有经过教学化以后才能成为适合学生学习的材料,就是说对这些信息资源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规律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结构化的知识,才能为教学所用。设计《春联》时,我们截取了春节新年零点欢庆的视频作为新课的导入,学生一看视频,立刻就被这种情境感染,整个教室内洋溢着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在这种情境下进入文本的学习,就顺应了学生的内心需求。在行课过程中,我运用手机把学生的合作情况、学习情况及时捕捉拍摄上传大屏幕,通过交流和共享,提示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如何合作、写字、读书等,让学生发现过程中的需求,而不是只关注结果。所有的信息资源的运用都以学生的需求为基准。教师必须具备筛选、整理信息化资源的能力,让有效资源更高效地为课堂、为学生服务。
     三、e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合作者 
     信息化环境中,学生的知识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在知识的“质”和“量”方面,技术所能提供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胜于教师。此时,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有效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教师不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索和分享。
     在教学《春联》时,有些学生从网上找了很多的春联,打印下来足足有十多页纸,这些搜集到的资料其实很多并没有内化为他们的知识,有些资料中甚至还有很多的错误。这时,我就对学生进行了获取信息的方法指导,让学生知道搜集信息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并不是资料越多越好,要有鉴别筛选、整理编辑资料的能力;还可把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及时上传到“班级QQ群”中共享。学生们经过点拨后果然进步了许多。他们有的专门找了“行业春联”;有的搜集了“名联趣联”;有的找到了“春联小故事”;还有些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把生活中的春联用相机拍下来,并及时上传到网上。这样,大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信息的交流分享和共同提升,同时还收获了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种师生之间追求知识的过程也是精神交流与对话的过程,这种新型的“帮助者”和“合作者”的关系,使教学相长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傅道春主编的《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中曾提到:“教师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知识的促进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角色,不断提升信息素质,真正把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