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校园文化蕴育学校特色———专业化校长的追求 校长专业化之雏见 浅谈校长专业化成长 专业化校长:强沟通弱公关强管理弱领导
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4期 总第4579期 2013年02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4期  下一期
校长专业化之雏见
来源:洪泽县高良涧镇中心小学 作者:张辉 朱永锋 发布日期:2013-02-26 14:34:30

     校长专业化,要求校长既不做纯粹的行政管理者,也不做单一的专业学科研究者,它要求校长具备前卫的思想、综合的素质,校长专业化要求校长成为一个“杂家”。
     一、校长专业化,要求校长必须有过硬的业务能力
     业务能力是校长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石,较强的业务能力可以为校长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任何一位校长,必须要有前卫的教育思想。思想决定方向,思想滞后,学校只能在较低的发展层面徘徊。前卫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靠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积累,向书本学习,走出去学习等都是好的途径,因为“学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
     校长必须坚持在一线任教。只有在一线任教,自己对课堂教学才会有真切感悟,才能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和不足,牢牢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权,我们不能放弃让自己拥有话语权的课堂这块阵地。
     坚持写教学随笔。勤动笔是一个好习惯,可以及时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奇思妙想,教学随笔可以是对教学中某个现象的反思,也可以真实记录教学中的某个片段;可以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分析,也可以对具体的案例加以评说;可以书写共性的内容,也可以反映个性的东西等等,长此以往,对提升业务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坚持推门听课。推门听课是校长的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推门听课可以让老师上有准备的课,督促老师减少或消除工作中的随意性,提高老师执行教学常规的自觉性。校长坚持推门听课,可以对全校的课堂教学情况了然于胸。
     二、校长专业化,要求校长必须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校长管理全面工作的应有素质,管理能力强,校长就会有很大的气场,就会聚合各方面的力量,朝着理想的目标迈进。
     校长需要熟悉教育法规。熟悉教育法规是依法治校的前提条件,它能保证我们做事情有理有据,有法可依。在日常工作中,校长要经常重温《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旗法》《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规定》《条例》等,了解了这些,想问题、办事情就不会偏离航向。
     校长要精通管理流程。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但是基本的管理流程都是相似的,不外乎校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校园管理、安全管理、后勤管理和档案资料管理,每一项管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校长就是要学会“弹钢琴”,综合平衡,抓精细、抓反复,每一项管理都应有不同的措施去推进,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益。
     校长要践行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此校与彼校的根本区别所在,学校文化对学校发展起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校长要善于“经营”学校文化。一方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的内涵,让学校文化内化为师生的言行。文化氛围浓厚的学校,管理既省心又高效。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聪慧的管理者乐于打造富有本土特色的学校文化。
     三、校长专业化,要求校长必须有广泛的人脉资源
     学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它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在走向优质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更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校长要广结善缘,既要把自己的文化、特色推介出去,又要让大师、名人走进学校指点迷津。
     在系统内,校长要攀高亲、近名师。名校名师有许多值得效仿的做法和经验,请他们到校作报告、开讲座、举办教学研讨活动,对促进学校发展大有裨益。
     在系统外,校长也要主动结识各方面人士。一方面,要走进社区了解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有哪些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把学校的治校理念、传统特色介绍给百姓,让自己的学校在百姓的印象中立体起来、鲜活起来。
     校长专业化对校长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校长一定要不断实践、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确保自己行走在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