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课堂效率———例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课堂效率———例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三自主”体验别样生活 创设有效情境促进高效学习———例谈《认识平均分》的情境创设
学科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9期 总第4616期 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9期  下一期
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课堂效率———例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建湖县草堰口小学 作者:唐为峰 发布日期:2013-05-07 14:00:22

     和谐的语文课堂,无疑要关注教学环境中各因素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关系的达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而课程整合化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课程整合化有助于克服当前小学课程知识的单一性、学科的独立性、内容的重叠和交叉等弊端。
     一、立足本位,向其它学科多维渗透
     语文学科和许多学科密不可分,学科知识与内容有很多交集。因此,立足语文学科本位,向其它学科进行多维渗透,进行学科间有效整合,是丰富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1.运用多样化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关注学生,以情感带动学生。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充满情感的语文课。如何让整个教学过程洋溢情感,这需要借用多种艺术手段。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理解了“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后,我问学生:“如果你是作者,此时想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来替作者高歌一曲?”学生们兴趣高涨,争相演唱,最后借助媒体资源为学生们播放腾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那旷远悠扬的歌声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辽阔静谧的大草原,学生不仅仅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而且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样既扩大了教学容量,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捕捉学科间的“渗透点”,进行知识补融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文本内容包罗万象,知识涵盖面极其宽泛,天文地理、飞鸟鱼虫无不涉猎、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大千世界、形形色色……因此,在备课时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在立足学科本位教学的基础上,还要精心捕捉学科间的“渗透点”进行知识补融,向相关学科发散。
     如教学《黄山奇松》这一课时,课前我先让学生到网上搜寻资料,初步了解黄山的风景;课上学生交流时,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显其能。有的搜集图片,有的找文字资料,有的做剪贴报,有的搜集门票,有的讲解黄山的传说故事,还有的自愿充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景观。看着他们得意洋洋、津津乐道的神情时,我不禁深刻感悟到:如今,多媒体网络技术提供丰富及时的信息,能充分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打破界限,多学科实施同题异构
     这是以学科间的关联内容或相通专题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进行相互补融、有效整合,打造相同专题、不同学科、系列设计的教学,也就是“同题异构”。这种教学策略可以引领学生获得多元立体的知识结构,它是“立足学科、多维渗透”教学策略的必要补充。
     这种教学策略的突出特点是与不同学科课程间的相融与互补,其表现形式主要是没有学科界限的相互包容型的专题设计。例如我们在三年级习作、美术、劳技、音乐和信息技术学科领域,曾经尝试开展了一次以《端午节》为题的同题异构系列研究课活动。学生们在劳技课上动手包粽子;在美术课上赏端午节的民风民俗活动;在信息技术课上运用信息技术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在音乐课上唱端午节;最后落实在语文习作课上写端午节。这一系列研究课活动令这个年级的学生收益颇大,最后写出的作文精彩纷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是母语,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母语的环境里,“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语文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训练营,而是生活的“镜子”,智慧学习的“新干线”。在教学中,我们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地整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涵、活跃课堂生命、提高课堂效率、彰显大语文观念,还会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