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明理·感悟人物的心灵世界———《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入境·明理·感悟人物的心灵世界———《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游戏练习是优化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巧设自主预习打造精彩课堂
教学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9期 总第4616期 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9期  下一期
入境·明理·感悟人物的心灵世界———《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扬州市广陵区泰安学校 作者:李艳 发布日期:2013-05-07 15:13:33

     【教材简析】
     《少年王冕》节选自清代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是一篇以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重点讲述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虽家境贫寒仍不忘读书学习的故事。王冕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最终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由此逐渐好转。整篇文章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描写细腻传神,值得学生用心体会,借鉴运用。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扣住重点片断及语句,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捕捉文中的重点句子及片断,把“母子对话”“欣赏美景”“立志学画”当作重中之重,让学生从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好学不倦的美好人格。
     教学难点:课文比较长,如何删繁就简?怎样把握好“孝敬”与“好学”之间的平衡?怎样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品出情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美轮美奂的荷花视频,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中进入情境。引出王冕这个画荷花的高手,简介王冕。
     2.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话语直奔主线:在王冕自学成才的道路上,曾遇到过无数的磨难,但一直有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
     二、品悟言行,感受王冕的孝心和好学之心
     (一)读懂人物对话,了解大意
     1.自由读第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母亲和王冕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阅读感受。
     3.出示:“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4.组织讨论:
     ◆从母亲的话里,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不是……实在……只好”等词语体会家境的不好,母亲的无可奈何。)
     ◆此时,母亲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滋味?
     (让学生充分发表感受,再进一步朗读体会,理解母亲的无可奈何。)
     (二)抓住矛盾冲突,读懂文字隐藏的信息
     1.出示:“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指名读,思考:王冕是不是真的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追问:既然爱读书,为什么又说“闷得慌”呢?他到底在想什么呢?
     出示填空: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一边____,一边____?
     (抓住“闷得慌”走进人物内心,完成填空,感知王冕的孝心与好学之心。)
     2.分角色朗读母子俩的对话,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3.这一段文字中还有突出表现王冕孝亲敬长、勤奋好学的语句吗?
     ◆出示: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行为、动作入手,进行阅读、思考、交流,抓住两个“舍不得”来认真细致地“咬文嚼字”。从语言文字中感悟王冕买书的不易,从而认识到王冕的好学。
     4.出示三个反问句: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
     天下哪有学不懂的知识?
     天下哪有改变不了的命运?
     (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小王冕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
     三、欣赏景物之美,体会立志学画
     (一)播放雨后池塘美丽景色的视频
     1.追问:看到如此美妙的景色,你有一种什么感觉?想到哪些好词好句来形容?
     2.再问: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这幅美景的呢?学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语段。
     3.出示: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自由朗读,觉得这景色美在哪?
     (引导学生从色彩美、动态美两方面感受“人在画图中”的美好。)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实现词句的训练和语言的积累。
     (二)沉浸于美景中的王冕坚信,出示: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
     1.学生齐读,感受王冕的自信坚定。
     2.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有了自信,王冕又是靠什么获得成功的?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出示: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神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想象说话:
     在烈日炎炎下,他  ;
     在狂风暴雨中,他  ;
     在昏暗的灯光下,他  。
     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  。
     四、拓宽课文内涵,丰满人物形象
     1.出示母子郊游图: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温馨:阳光明媚,微风吹拂,桃红柳绿,坐在牛车上的母亲十分欢喜。此刻,王冕会想些什么呢?你体会到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2.出示三个反问句:
     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
     天下哪有学不懂的知识?
     天下哪有改变不了的命运?
     学生齐读。
     3.追问:同学们,王冕的孝敬母亲,刻苦好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想,同是少年的你们,内心肯定有许多感触,你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4.诵读《三字经》中有关孝亲敬长的部分,进一步升华思想。
     五、课后作业,布置积累
     1.摘录课文中描写雨后美景的句子,读一读,背一背。
     2.课后阅读《儒林外史》。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