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刚入学的新生,无论其生理、心理,还是生活、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对新生活感到十分的新鲜和渴望;另一方面从被呵护、被照顾到独立自主生活、学习,孤独无助的感觉常会伴其左右,因此形成了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断奶期”。
这一时期,孩子们心理方面往往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新生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初入学儿童的思维大部分还停留在“自我中心思维阶段”,他们考虑问题,或者与同伴相处时,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受到某个具体的刺激,就很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这时往往表现为两个极端:易冲动、好攻击或者不合群、孤僻等。久而久之,会影响他们与同伴和老师的交往。
2.喜欢游戏,不懂学习。幼儿园教育强调“呵护”与“照顾”,可是在小学里,“学习”成为了孩子生活的主题,很多新生不能正确对待学习,认为学习与幼儿园里的游戏是一回事,经常学一会儿玩一会儿,边学边玩。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与此同时,孩子还没有形成对待作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把作业当成学习的组成部分,有时候甚至因为贪玩而忘记作业。
作为一年级班主任老师,理当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想方设法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断奶期”。为此,我采取了“三步跨栏”法。
一、游戏加强情感交流
幼儿园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初入小学,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更高的要求,孩子们可能会莫名的焦虑不安。他们看到新老师、新同学,心中不免忐忑。为了拉近彼此心灵之间的距离,开学第一天我就组织孩子们集体游戏,如“男生女生排排队”“认识新朋友”“一起来折纸”等,引导他们一起玩,一起学,让孩子在游戏中互相认识、加深了解、建立友谊;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帮助极个别个性偏激或者胆小孤僻的孩子,在理解、关爱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改正。
二、竞赛培养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们学习的源动力。一年级新生喜欢游戏,还没有将学习作为生活主题的心理准备,因此,我效仿游戏,通过竞赛的形式培养新生的学习兴趣。如开展“谁是小神算”“读书我最行”“小小书法家”等活动,长此以往,孩子在类似于幼儿园的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慢慢地,孩子们会将学习作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来认真对待。
三、强化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入学时就对其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新生尽早步入正轨。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他们已经有很强的好胜心,有很强烈的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愿望。于是我在班里推行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值日班长制,检查卫生、领读、课间文明督察等,让每位学生轮流尝试角色体验,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锻炼了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行动中去。
一年级的孩子,像花朵一般纯洁可爱,也如花朵一般娇嫩脆弱,需要我们精心关爱和呵护。他们可能或多或少有些缺点,但是他们可塑性非常强,只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一定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第二个“断奶期”,达成“好习惯,早养成”的目标,为他们的茁壮成长奠定基础!

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接触到的同学、老师和环境都是崭新的。在这个特殊时期,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因此,在学校,老师应该给予鼓励和引导,和孩子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在家中,家长要时刻展现关心和呵护,充分信任孩子。只有帮孩子踏踏实实地走好小学阶段的第一步路,顺利度过“断奶期”,才能为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