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VS“里子”,你该如何把控? 鸿雁传情,静待花开 这样的“面子”,我一定要给! 给学生关爱,给学生“面子” 帮助孩子平衡好“面子”和“里子”的天平
教育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1期 总第4742期 2014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1期  下一期
帮助孩子平衡好“面子”和“里子”的天平
来源:扬州市育才幼儿园 作者:俞小莉 发布日期:2014-01-07 08:24:18

       初见“红杠杠”案例,我便感觉似曾相识。虽然身为老师,但望子成龙的心情也和众多家长一样,希望孩子能在班级里成为佼佼者,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帮手,同学心中的排头兵。但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自己,应理性地看待孩子对“红杠杠”的追求,不能顾了“面子”而丢了“里子”。
       在我看来,对“红杠杠”的追求,是孩子对班干部角色的认可,是孩子融入集体生活的表现。教师应该肯定孩子对这份荣誉的向往,鼓励孩子对这份职责的追求。利用班干部竞选,轮值班长等方式,让孩子理解“红杠杠”的真正含义——责任,让“红杠杠”成为孩子眼中神圣的象征,让责任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我的孩子也曾一度迷恋别人臂膀上那耀眼的“红杠杠”,也有过追着妈妈买一个“红杠杠”的经历。我首先肯定了他的积极向上。利用班级班委的改选,我鼓励他从准备竞选演讲稿,到现场展示,再到同学投票推选,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入了班委的行列,戴上了梦寐以求的“红杠杠”。可一学期下来,他再也没有当初的欣喜若狂,只是埋怨地跟我说:“妈妈,原来当班长太累了,样样都要带头,对待同学太严了,大家有意见。管得不好,老师又批评!”小家伙直白的语言道出了他对“红杠杠”责任的诠释——有责任,有合作,更有老师的期望。有了自己孩子的切身经历,我在班上积极推行了“轮值班长”制,轮流让孩子当班长,戴红杠,过“官瘾”,但班长的责任和义务却从不打折,从晨间劳动的带头组织,到生活活动的安全监督,从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到课后同伴的相互辅导,让每一个孩子体会戴上“红杠杠”原来不仅仅只有荣誉和光环,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轮值班长”以一周为周期,现任班长根据自己的观察,综合班级成员本周的表现,采用接力的形式,自主确定下一位轮值班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戴上“红杠杠”,既培养孩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对同伴评价的能力。
       当今社会,家长的生存压力大,家长对“红杠杠”的追求也是成人社会“官本位”思想的反映,家长希望孩子的“红杠杠”能为自己撑面子,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教育多成功,自己的孩子多优秀。殊不知,家长花几块钱轻易买来的“红杠杠”,不仅让孩子失去了对是非的分辨能力,更为孩子埋下了虚荣的祸根。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和家长沟通交流,分析此举的危害,引导家长正确地对待孩子的“红杠杠”。教师可鼓励家长以助教的形式走进课堂,让家长参与值日班长的考核评价,配合“轮值班长”制度的推行,积极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同伴的认可,为自己挣得“红杠杠”的面子,守住孩子心底那份单纯与圣洁。

      

       要面子,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但“面子”的争取也要适度,它与“里子”即自尊心、虚荣心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地“要面子”是自尊心的表现,是进步的动力和源泉,需要保护和发扬;错误地“要面子”,就会走向自尊的反面,变成了虚荣心,是万万不可取的。作为教育者,要正确树立孩子的“面子观”,树立自尊心与进取心,消除虚荣心,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