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来了“取经团”,能让中国教育扬眉吐气? 老师,让学生幸福成长吧! 在反思中前行 “放羊”与“填鸭” 教育,要为学生的完美生活作准备 无题
教育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5期 总第4792期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5期  下一期
在反思中前行
来源:大丰市南阳镇中心小学 作者:陈玲玲 发布日期:2014-04-08 09:06:51

  看到外国“取经团”来上海取经这个消息,我不由想到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回眸一看,在多少次的国际性学生比赛中,我们的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脱颖而出,在国际上获得了赞誉,可这些学子在获得荣誉之后,又有几个成为了钱老口中的“杰出人才”?
  反思一:我们要自信而不自大
  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远非先前国人所认为的那般一无是处,相反在某些方面,老外要向我们学习。”这从侧面向人们展示,在经过了那么多次痛定思痛的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基础教育的确有了改观,我们应当相信经过教育部的宏观调控和所有执行者的努力,我们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肯定会取得令大家满意的效果。
  但是,从历史上不少大事件中我们可窥见一斑——正是因为国人的骄傲自满,才导致了一次又一次“惨剧”的发生。现在,外国人来取经只能说明我们在某些方面是值得他们学习的,但如果一味地固步自封,沾沾自喜,这样的自大会让我们走进一个死胡同。
  反思二:我们要严谨而不教条
  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与国外的教育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家长以毕生精力来培养孩子,用近乎畸形的热情让中国孩子的童年与兴趣班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痛苦”的教育方式让他们成了外国人眼中的“天才”,可这些“天才”为什么没有成为钱老眼中的“杰出人才”?这是中国式悲哀。
  教育是严谨的,它往大了说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兴盛,往小了说它支配着一个人的一生。我们无权教条、僵化地配合家长的功利心态,不从实际、个性出发,让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机器。
  反思三:我们要以兼并包容的心态对待一切
  许多到国外考察的教育工作者都发现,国外的教育都是开放性的,充分尊重学生人格,让他们的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我们国内的孩子解题能力无疑是强项,可在国际性的创造力比拼的大赛中,又有几个中国的孩子脱颖而出呢?当然,我们也不能片面地就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或者中国的月饼比外国的香。我们在享受外国人取经的成就感的同时,应当以包容的心,以取长补短的态度来应对。当东西方文化在一起碰撞出火花,互相融合在一起时,那我们的基础教育可能才真正值得人称赞吧。
  我们在反思中前行,我们用行动来回答钱老的追问,我们也期待中国的杰出人才更多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