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似乎总有说不尽的话题。此次的南通之行,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者汇聚一堂。八位著名校长用自己的灵动和智慧启迪着与会者的教育灵感,引领他们去寻求学校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活动已然结束,但对于智慧教育的思考却没有终结,相信所有真正关爱教育的工作者都将在自己的实践道路上且行且思……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各类矛盾也随之而生,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渴望、家庭对改变现状的强烈需求,加之义务教育的推行,家庭经济实力的增强,面对社会、家庭、政府的期望及要求,教育的压力愈来愈大。2.社会选择人才的机制不是很完善,选拔人才方式相对单调,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提高其参与各种选拔的能力,教育改革的压力愈来愈大。3.独生子女、留守儿童越来越成为教育需要研究的课题。4.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民主意识的不断加强,简单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需要。5.改革发展到现在,各类矛盾凸显,学校面对来自外部的矛盾,愈来愈复杂。6.分配制度的改革,让学校内部的矛盾也是越发尖锐、复杂。
所有上述问题都对现代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权力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成为智慧型校长,博学多才、聪明睿智。
要成为“智慧型”校长,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外,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会借“他山之石”。这次在南通举办“智慧型”校长经验交流会可谓是应运而生,适应了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我们蒙城六中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六中分校分管教学负责人参加这次会议的原因。
两天半的报告,由八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长分别作了报告,他们都是具有渊博的知识、令人瞩目的成绩、善于思考并形成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成功者,听了之后,收获颇丰:
1.他们共同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人经验,经过消化吸收之后,结合本土特点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后取得了成功。我们的学校要想发展就得要走出来,看一看、听一听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消化吸收才能形成一个适合自己的模式,达到自身提高、学校发展。闭门造车从来都没有成功的案例。
2.八位校长共同的特点就是善于思考,这是成为“智慧型”校长必须的因素。
3.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各具特色,可以成为我们学校横向比较差距,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借鉴的蓝本。
4.借助于这次会议平台,以最少的经费、最少的时间与众多的名校长交流,获得了最多的信息,学习了更多的管理经验。
搭台唱戏、名校长荟萃,资源共享、放大名校长和名校成果,带来的效益必将是整个教育的大发展。
